回归童年:成人理解儿童的一种可能途径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当前童年危机的现状出发,着重从成人与儿童的关系角度探讨了童年危机的原因,即成人如何认识理解儿童和童年,影响着儿童当下童年的生命生活状态。成人与儿童的主客分立的对象关系、两极分属的鸿沟、文化价值上的冲突都在影响着成人对儿童及童年的理解。同时,成人对童年的矛盾态度、童年概念对成人主体的排斥,在加剧童年危机的同时,也使成人自身深陷困境。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有助于摒弃成人对儿童的对象性的把握方式,使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在某种相同性和相通性的媒介中接近统一呢?童年是每个成人都曾经历的生命阶段,也是儿童正在拥有和建构的生命状态,童年为成人理解儿童和重建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童年具有双主体特征和原型特征,为成人和儿童提供了共享的平等的连结,同时,童年是生命的深根,是一种文化特质和精神意蕴,为成人回归童年提供了基础和必要性。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成人对儿童的理解需要主体的平等和视域的共享,童年作为成人与儿童的平等、共享的连结,与理解的条件相一致。由此得出结论:童年是成人理解儿童的一种可能途径。在学理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以童年为中介的理解方式在生活实践中可能的应用。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以童年为中介的回归不仅需要唤醒成人的童年,也需要尊重当下儿童的童年。成人要理解儿童,领悟儿童的所思所想,就要与儿童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就要把自身的经验纳入最普遍的童年中,并在平等的对话关系和童年体验的共享中与儿童共同生活。这种关怀和理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成人与儿童的对象关系,弥补了成人研究者局外人的研究视角的缺陷,使成人通过自身的童年关怀儿童当下的童年,为成人理解儿童、观照童年及深化童年生命注入生机。这既是成人已逝童年的唤醒,也是儿童当下童年的去蔽,既是成人自身完整性的获得和心灵困境的救赎,也是理解儿童、珍视童年的一种有益的努力和尝试。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本土的唱片业更加危机四伏,中国本土的流行歌手的市场越来越狭窄,面对中国入世后国际唱片集团、潜台日韩市场以及内地盗版市场的挤压,中国本土的唱片业将何
期刊
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手段用于工业设计,对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从数字化工业设计美学产生的必然性及背景研究入手,从而探讨将工业设计置于数字化环境中重新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学部在近五年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可使艺术类专业在教学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
<正>1基本情况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以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为基础,利用机械化生产线播种,采用温室或大田集中培育的一种大规模育秧方式,是一项新兴的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其具有
教师影响力是教师调控与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作为教育实践的基础与重要环节,教师影响力是教育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而成
&#39;十三五&#39;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全面推进公路行业品质工程建设,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一个重点、难点工程。结
从莫友芝《持静斋藏书记要序》、《郘亭日记》和他写给丁日昌的信札等资料来看,莫友芝是丁日昌的藏书目录《持静斋书目》的初撰者。丁日昌随后又对该书目作过修订,同治末年在
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走向权责资本主义的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整个社会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并且互联网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世界,其对于社会上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从很大
韩愈作为唐代开风气之先的儒学宗师,面对中唐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在仕途上屡次受挫,进退两难;然而,他始终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敢于直面苦痛以自我激励.通过对韩愈部分散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