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表面活性化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性能相似,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稳定乳化液和发泡等功能。但相比之下,还有其自身的许多优势: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再污染;无毒或低毒;一般不致敏、可消化。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保、石油开采、制药、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已引起人们对在工业规模上用生物技术生产表面活性剂的强烈兴趣。本文首先是对产表面活性剂菌株HDY系统鉴定,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同源序列比对,发现HDY菌株与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有98%以上的相似性,所以,鉴定该菌株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属,经过薄层层析分析,该株菌产的表面活性剂为酯肽类表面活性剂,然后对菌株进行选育及对其最佳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对HDY进行紫外线诱变,DES诱变,以及紫外线和DES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高产菌株UD-328,脂肽产量由最初的到经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最后高产菌株UD-328的培养基进行发酵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和PB试验确定硝酸钠,葡萄糖,氯化钠为主要影响因子,以此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培养基,并进行了验证试验,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31.8g/L,硝酸钠21.9g/L,磷源12g/L,酵母粉1.4g/L,氯化钙1.0g/L,硫酸镁0.1g/L,硫酸铁、1.4g/L,氯化钠3.34g/L,在此培养基中,脂肽产量达到1046.12g/L,在国内外达到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