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开始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主动干预经济社会生活,政府的绩效问题摆在了各国政府面前。在我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决定,更对提高地方政府绩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经济责任,地方政府绩效问题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民主政治意识越来越强,也使得地方政府主动关注自身绩效,以便优化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伴随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的学者们也开始了对地方政府绩效的研究,地方政府绩效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地方政府绩效实践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国外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地方政府绩效实践相比,我国的地方政府绩效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在绩效管理方面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青岛市、沈阳市、上海市杨浦区、江苏省南通市、河南省洛阳市等地方政府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创新方式,针对自身特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推动了地方政府绩效实践在中国的开展,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与经验。本文在对地方政府绩效相关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及201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设计了本文拟采用的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在损失较少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指标,然后利用DEA模型,针对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2012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统计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因子载荷矩阵得出因子分析的得分。接着将全国31个省(区、市)视为31个决策单元,选择产出导向、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算地方政府工作绩效,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综合效率、工作技术效率、工作规模效率、工作规模报酬状况、工作投入松弛变量。最后对31个省(区、市)政府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接下来,针对DEA的实证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绩效立法、绩效管理、财政政策、评估结果利用等四个方面。最后,在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提升地方政府绩效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