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发展水平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日渐成为必争的战略关键点。而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来源的核心活力,其科技创新绩效的有效提高不仅促进自身发展起到弥足关键的作用,更能有效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R&D投资是企业科技创新的起点,也是有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研发的重要性,但因起步较晚、公司治理与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R&D投资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R&D投资主体的典型代表,探讨如何能有效提升企业R&D投资强度与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表明,各国学者借助不同研究方法、应用不同样本来源对企业是否面临R&D投资约束进行验证,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研究普遍认为企业R&D投资之所以受到抑制是源于资金融通压力。所以,历年来探讨R&D投资的融资约束问题都是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为切入点研究。鉴于此基础,本文又对融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多种融资因素会对企业R&D投资产生何种不同影响,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虽受公司治理、金融环境、政策导向等影响,但资金总量对企业R&D影响有限,并未受到严重的融资约束,而内部与外部融资,短期、长期融资与关系型融资由于结构与来源的不同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同时,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以期得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R&D投资的长久发展。实证方面,本文选用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财务数据,在BFP模型基础上拓展到Euler动态投资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样本企业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表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存在内部与外部融资约束问题,但并不严重;企业对内部现金流存在依赖性;外部融资中的长期融资与关系型融资会抑制企业R&D投资且效果显著,短期融资的作用则不明显,并且实证过程中长期负债比率比资产负债率对R&D投资的解释力度更强;另一方面,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资面临的融资约束形成有效缓解,对成立年限较短与规模较小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