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丸长期灌胃对大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拟从动物实验着手,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探讨赤丸长期灌胃对大鼠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从而判断赤丸方在临床上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此指导赤丸的临床应用。   【方法】   取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赤丸高剂量组、赤丸中剂量组,赤丸低剂量组)4组,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分开喂养。将赤丸方中各药物按照《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中的组方特点和组方比例制成水浸渍液,然后进行大约60分钟的煎煮使之毒副作用减低而保持其治疗作用,制成浓度为200%(2g生药/ml)的汤剂,给大鼠按照高、中、低剂量组依次给予33g、16.5g、5.5g生药/(kg•d)灌胃(依据见附录4);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相同体重条件下赤丸高剂量组药液的剂量,每日下午14:30灌胃1次,每周连续灌胃6次,测量体重一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各组连续灌胃90天,然后对白细胞、内分泌功能(T3、T4、TSH、皮质醇)和形态学进行检测和观察,停药后观察3周。   【结果】   1 对体重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变化不大,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给药后各组大鼠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赤丸中剂量组和赤丸低剂量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大鼠体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赤丸高剂量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大鼠体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赤丸高剂量组大鼠体重与赤丸中剂量组大鼠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赤丸高剂量组大鼠体重与赤丸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则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中剂量组体重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体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各组大鼠的体重也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上述结论说明赤丸高剂量组对大鼠体重的影响最为明显(P<0.05),赤丸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大鼠体重在药物的影响下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2 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各剂量组给药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对皮质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 各剂量组对T3、T4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赤丸长期给药对各剂量组的大鼠内分泌系统(肾上腺和甲状腺)没有引起明显的损伤,   3 内分泌系统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和肾上腺形态学无明显病理改变;赤丸高剂量组给药期肾上腺皮质基本正常,皮髓质界限清晰,细胞浆充满类脂质空泡,球状带细胞浆内偶见疏松淡染区。甲状腺淋巴细胞无浸润充血,滤泡腔内含有胶质;赤丸中剂量组肾上腺和甲状腺结构基本正常,肾上腺皮髓质分界清楚,胞浆内充满脂质空泡。甲状腺无淋巴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滤泡无增生肥大;赤丸低剂量组肾上腺和甲状腺形态结构正常,被膜完整,肾上腺皮质正常,甲状腺没有炎症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滤泡内充满胶质,染色呈粉红色。恢复期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及髓质结构清楚,细胞浆内含类脂质空泡,分布均匀,较清晰;恢复期甲状腺无明显病理变化。   【结论】   1.各剂量组给药对大鼠体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剂量组大鼠体重都有所增长,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最为显著,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略微减缓,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最为迟缓,但停药后即可恢复。   2.长期服用赤丸对大鼠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和肾上腺)组织学和形态学没有明显的损伤。   3.长期服用不同浓度剂量的赤丸,对大鼠的白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动态监测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妇科B超情况,评价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血瘀证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监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l25)水平来了解其数值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CA125对于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择60例血瘀证胎漏胎动不安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