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连接初中与高中的关键性测试,是初中教育中具有周期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深度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经过不断发展,其性质逐步由选拔与甄别过渡到兼顾选拔甄别与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水平性考试。随着2013年11月18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从国家高度明确提出要“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由此,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是顺应时代要求和推动政策落实的必然选择,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论体系和破解实践难题成为当务之急,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恰当定位又是解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把焦点集中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上。本研究尝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进行研究,首先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概念解读出发,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概念、内容、性质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及功能定位做出了学理性的分析。接着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到当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存在着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位认识模糊不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缺位、监测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以及缺乏高效的反馈机制等问题。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传统考试观念的束缚、考务管理机制不成熟、“两考合一”本身的缺陷、考试目的与手段的错位等原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进策略,主要有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性质及功能定位、提高考试专业化水平、建构系统的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体系等。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宗旨即在于呈现和揭示教育变革中各种思想和行动的紧张和冲突,用以描绘和说明晚清教育学校化转向的艰难历程。 如同鸦片的输入之于政治结构、通商口岸的设立之于经
模式存在于大自然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大量研究表明,在全球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模式被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4名印度留学生进行访谈与观察,了解他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及感受,结合中印文化背景及跨文化相关理论对呈现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深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首先,从村民健身的需要、村民娱乐的需要、村民和睦相处的需要、村落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村落社区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