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高校集中区空间形态整合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尤为突显。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国内各地开始兴建大学城,一是为了解决高校扩招后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来大学城的建设在推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大学城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区域发展,新校区与主城区、老校区的联系困难等;更重要的是,新校区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导致高校老校区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在关注大学城建设推动区域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旧城区高校校园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的问题。本文选定兰州市安宁区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兰州市城市化建设的不同时期,高校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结合当前兰州市城市化建设进入“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并行阶段,提出“高校集中区”的概念来探索兰州市安宁区高校密集地区校园与社的融合发展。结合实地踏勘分析安宁区高校集中区的建设现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校园“专属用地”与城市环境的分离、校园“整体结构”与城市交通的冲突、校园“内向建设”与高校发展的限制、校园“巨型地块”与城市建设的矛盾。进而提出空间形态整合作为高校集中区空间更新的有效途径。接着在城市形态基本概念的认知基础上,引入“共生理论”、“开放街区理念”、“城市形态整合理论”作为高校集中区空间形态整合的理论、目标和策略支撑,并结合案例分析高校校园与周边社区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城市化”高等教育用地来完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用地调整是高校集中区空间形态整合的基础条件。最后,依据高校集中区的功能布局结构整合用地布局,梳理机动交通连接高校与城市环境,组织步行街道联系校园与周边社区,串联绿地公园与公共设施建构开放空间网络,边界区域的“积极化”形态更新,并提出建立土地混合使用、多元土地置换和多方参与规划的保障机制,以此将高校集中区建设为“十五分钟高校社区生活圈”。
其他文献
作为负责鑫诺卫星上行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并承担国家高清晰电视卫星传输试验任务的北京航天赛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卫星地球站,承担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卫星电视节目发射任务。在“法轮功”再次攻击鑫诺卫星后,该公司总经理赵京认为:从广播/通信卫星应用技术和工作原理角度来看,只要对卫星上的无线电微波接收天线,加以有效的定向接收信号控制和识别及判断等,完全可以解决广播/通信卫星
本文以个案研究法,探讨了绘画超常獐的艺术过程。认为,艺术思维过程分为知觉,反省,制作三部分。短觉的结果形成知觉概念;反省的结果形成策略;制作的结果形成再现概念。绘画超常獐之
城市排水管网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上海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步向集中处理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置模式转变,陆续在城市外围的长江口建设了石洞口、竹园一、
卫星军事应用系统是一类新型的高技术装备,本文通过对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特点的分析,研究了基于构件的卫星军事应用系统效能评估技术.论文给出了评估指标体系架构及指标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