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285例成人EB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提高对EB病毒感染认识,为该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确诊的306例成人EB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85例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3组:EB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组、恶性肿瘤疾病组(包括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研究内容:总结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疾病构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预后,分析EB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构成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3、统计学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P<0.05定义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男性138例,女性147例,男女之比约为1:1.06,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以青年患者多见,约占58.9%。成人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相关性。2、疾病构成:(1)285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以EB病毒感染最常见,占6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23.9%,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共占16.1%。(2)各年龄阶段疾病构成:青年组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常见。中年组以EB病毒感染最常见,占74%,恶性肿瘤疾病占2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5%。老年组EB病毒感染占69%,恶性肿瘤疾病占31%。3、临床症状: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以发热(78.2%),淋巴结肿大(47.0%),脾大(41.1%)常见。4、主要并发症及系统受累:成人EB病毒感染以消化、血液及呼吸系统受累常见,分别占60.4%、47.3%、33.3%。5、实验室检查: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ALT升高占54%,多数患者以轻度肝损伤为主,ALT>200U/L仅占21.8%,总胆红素升高仅占8.8%。6、EBV感染各种相关性疾病的比较(1)临床症状:噬血细胞综合征组、EBV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较恶性肿瘤疾病组,更易出现发热,而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肿瘤疾病组发热天数显著高于EB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噬血细胞综合征组较EB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更易出现肝大及脾大。(2)实验室检查:噬血细胞综合征组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以及铁蛋白较其他两组升高更明显,纤维蛋白原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噬血细胞综合征、恶性肿瘤疾病EBV DNA显著高于EB病毒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7、治疗及随访285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激素、肿瘤病人规律化疗及对症治疗,治愈及好转238例,未愈者67例;约100例患者随访1-2年,有18例患者死亡。结论:1、成人EB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呈散在分布,好发于青年,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最常见,中、老年人感染EB病毒更容易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2、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最常见。EB病毒感染常合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受累,肝损害多为轻度,常为自限性,很少发生严重肝衰竭。3、热程较长的EB病毒感染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常规、EBV DNA、铁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变化,注意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筛查,尽量做出早期诊断,改善预后。4、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进展为恶性疾病发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