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降低手术创伤是外科医生不懈的追求,微创外科理念是推动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指南针与动力。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胸腹腔镜技术都得到巨大的成就。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胸腹腔镜手术的弊端逐渐暴露,在此背景下,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应运而生。达芬奇机器人作为微创外科新理念进-步推动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临床各个专业领域均开始开展,尤其是在肝肠、泌尿外科应用日趋成熟。在消化外科领域,尤其是胃癌、直肠癌、食管癌切除术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达芬奇机器人在食管癌切除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食管癌的相关报道较少,其在食管癌治疗领域应用价值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和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肿瘤根治术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经手术治疗的11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机器人组)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75例患者(胸腹腔镜组)行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淋巴结清扫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长、术后病理分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监护时长等指标,进而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患者-般资料比较在年龄、性别、烟酒史、肿瘤部位、术前合并症等方面相比,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患者食管癌TNM分期比较机器人组患者手术后经病理检查TNM分期如下:I期20例,IA期9例,IB期11例;II期12例,IIA期7例,IIB期5例;IIIA期3例。胸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后经病理检查TNM分期如下:I期43例,IA期20例,IB期23例;II期25例,IIA期16例,IIB期9例;IIIA期7例.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患者在食管癌TNM分期占比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机器人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胸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胸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胸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费用、手术后置胸管时间明显少于胸腹腔镜组患者(P<0.05);机器人组患者在手术后监护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与胸腹腔镜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机器人组患者在胸野和腹野淋巴结清扫数目、食管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气管旁淋巴结清扫数目、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数目、下肺静脉旁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胸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机器人组与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机器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例吻合口瘘、0例吻合口狭窄、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胃排空障碍、5例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3例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机器人组患者和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前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能够实现食管癌手术的根治性。2.与胸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中出血量小,有利于患者预后。3.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临床近期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