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礼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本文采用现有的理论框架,描述性和实证性相结合,从语言礼貌的角度对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辞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同时,本文也试图通过这种书面语体与口语体相结合的文体,为影响较大的礼貌理论,尤其是中国学者徐盛桓的修正的礼貌原则提供实证依据。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项研究的意义并对“面子”及“礼貌”这两个概念作了阐释。第二部分理论综述,集中讨论了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与列文森提出的会话礼貌策略理论,并把我国学者徐盛桓提出的修正的礼貌原则列为原理之一加以介绍。第三部分是关于本文的研究方法。作者从二十世纪以来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中随机选取了10篇作为样本语料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第四部分是结果,从所选语料包含对方的“我”的运用,恭维语以及宗教色彩等角度分析了该类型演说辞中礼貌的表现形式。第五部分属讨论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假设:语言中的几种礼貌理论均可以运用于分析公众演说辞。值得指出的是,徐盛桓教授提出的修正的礼貌原则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中肯的。第六部分是结束语。 通过对10篇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辞的描述性与实证性相结合的分析,本文认为礼貌现象是这种演说辞的一大语言特色;同时,利奇和布朗及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尤其是徐盛桓教授的修正的礼貌原则在解释语言运用的礼貌现象中也具有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