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胞外磷酸酶在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特征,而磷通常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湖泊中浮游植物可利用的正磷酸盐含量往往难以满足其生长繁殖之需,由此引出下述极富生态学意义的问题:1、催化溶解有机磷水解产生正磷酸盐的胞外磷酸酶在富营养化湖泊的磷循环过程中是否具有重要作用?2、湖泊胞外磷酸酶主要由哪些浮游生物产生?3、浮游植物是否均能产生胞外磷酸酶?4、浮游植物对溶解态磷酸酶是否亦有贡献?5、水柱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内源磷负荷是否有关?6、疏浚对水柱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什么影响?利用ELF(Enzyme Labelled Fluoresce)荧光标记方法能确定磷酸酶在细胞膜外的发生部位,从而辨识产生胞外磷酸酶的浮游生物。本文以上述问题为主线,以ELF 与经典技术的结合为主要实验方法,着重探讨了2001年11 月至2004 年5 月间长江中下游不同营养类型的16 个湖泊与2 个鱼塘中浮游植物胞外磷酸酶的来源、分布、特征及其在磷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胞外磷酸酶在上述水体中均有发生,且能对已知的磷酸酶抑制剂(硫酸铜、硫酸锌、EDTA-2Na 和钨酸钠等)和表面活性剂(CTAB 和Triton X-100 等)产生不同的应答,这不仅佐证了胞外磷酸酶的发生,而且显示了其来源的多样性。2004年春季,汉阳7 个湖泊大颗粒(>3.0μm)所表现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溶解反应性磷(SRP)浓度大体负相关,这暗示酶与生物可利用性磷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富营养化湖泊中,作为磷营养的重要补偿机制,胞外磷酸酶的作用仍异常活跃;荧光标记实验证实,异养鞭毛虫与浮游植物均为大颗粒磷酸酶活性的重要贡献者。因此,除浮游植物之外,浮游动物亦能大量产生附着于细胞膜外(而非溶解态)的磷酸酶;东湖甲藻、硅藻、绿藻门的33 种藻类能产生被ELF 标记的胞外磷酸酶,而蓝藻门的种类则未见标记。标记形式亦具种类特异性,或呈点状,或呈线状,或均匀遍布细胞膜,或散列其局部。弓形藻(Schroederia sp.)在SRP浓度较高的龙阳湖未见荧光标记,而在SRP 浓度较低的墨水湖却被标记。东湖甲藻(Peridiniopsis sp.)水华期间,SRP 浓度较低时,荧光标记的细胞较多(约25%),随着SRP 浓度的升高,其标记百分率逐渐降低(约5%)。因此,浮游植物
其他文献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校园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将校园按场所功能不同划分为宿舍区、教学办公区、实验区、公共活动区(体育场,食堂,礼堂)、图书馆,然后以人口密
走进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看到促梢小姐塞到自己手里的宏基广告,"老夫聊发少年狂"这句话突地一下从脑子里冒了出来。宏基掌门,一个58岁的老家伙——施振荣为宏基平板电脑做形象
<正>所谓税务筹划风险,是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因各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取得预期的筹划结果,并且付出远大于收益的各种可能性。税务筹划中的风险直接制约着筹划的效果,因此,
<正>同学们描写景物时,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那么,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呢?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写山,有的雄伟,有的陡峭,有的秀丽,有的险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
期刊
<正> 地表通常由基岩的风化层或者未固结的沉积物组成。典型的情况下,表层的下界面有很高的泊松比和明显的波阻抗比,在坚硬的海底就是这样。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偏移距范围
魏晋时代是一个个人觉醒的时代,不论是文学还是生活都出现了与汉代不同的表现。由于玄学的影响,代表时代典范的世族大家在思想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我表现,在战乱环
近年来,我国出口企业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企业经营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对反倾销应诉时
为了研究热膨胀系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根据我国规范分析了热膨胀系数对面层板温度应力的影响,同时采用美国力学经验设计法分析了热膨胀系数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横
<正>美国证监会日前正式表态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提出了改进现行惯例的建议。至此,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愈演愈烈的公允价值之争暂告一段落。笔者认为,美证监会的表态,反
<正> 许多研究足以说明油气勘查中古构造和古地理恢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A·исъгсен认为,储层的相对年龄可以用地质剖面的古恢复来确定,它是研究油气储层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