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洛阳士人遗言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士人指受过教育、致力于入仕为官的男性。洛阳士人遗言即指葬于洛阳地区的士人的遗言。唐代洛阳士人的遗言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归葬、改葬类遗言、薄葬类遗言以及价值观类遗言是洛阳士人遗言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归葬和改葬遗言显示,士人出于对洛阳悠久历史的向往和优越现实条件的追求,会在徙家洛阳后在此建立新的家族墓园;此后,洛阳作为先茔所在地,让遵奉孝道伦理和家族观念的士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坚持完成归葬。洛阳士人的归葬和改葬遗言体现出其对洛阳的强烈认可,这种认可源于东都洛阳的丰富资源对士人家族“中央化”和身份“官僚化”所起的推动作用。洛阳士人的薄葬遗言显示,在唐代踰礼厚葬盛行的背景下,入殓衣服、棺椁、陪葬品和丧仪等在礼制规定中的权宜之处是士人观念中薄葬的具体体现。洛阳士人的个人观念、盗墓事件的警示作用和经济实力可能会促使士人临终遗言薄葬。面对高额的归葬费用,宦游士人可能会选择遗言薄葬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达成归葬诉求。唐代洛阳士人价值观类遗言包括自我评价、训子以及对墓志做出安排等内容。遗言显示,在生者世界与死后世界中,洛阳唐代士人群体的自我定位在大体迎合“官僚化”趋势的同时,仍具有个人特点,在社会普遍观念与个人之间达成平衡。上述三类遗言体现了唐代洛阳士人群体从家族、家庭再到个人面对“中央化”、“官僚化”趋势之下的社会变迁所做出的回应。唐代洛阳士人的个性遗言是士人经历和身份的体现;士人遗言与其妻子及处士、武人遗言的对比显示出士人身份的独特,完善了我们对唐代洛阳士人遗言的认识。
其他文献
对连接管压筋工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压筋变形程度,并计算了压筋力成形力,选择了设备,介绍了压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
本文以初中物理"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视频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为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针对高速列车过桥时对无砟轨道的振动响应问题,应用Matlab建立车-轨-桥垂向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车-轨-桥耦合动力学理论,将整个车轨桥系统分为车辆、轨道、桥梁3个子系统
分析了风轮铸件结构特点和成型工艺,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风轮压铸模。该模具采用由一个带曲线导槽的套、一个旋转环、12个拉杆及12个圆弧型芯组成的圆弧抽芯机构,而未采用一
介绍了标准紧固件大规格螺母成形的工艺方法,给出了可更换六方模六用的热挤压成形模具结构。该模具采用联动自返回顶出装置,形成连续加工螺母成形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研究历史悠久且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很多学者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都对其进行了研究。目前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言语幽默与语用学的融
舞蹈起源于远古时代,伴随着智慧人类的诞生而有了舞蹈的雏形。舞蹈在人类、自然和社会的三重发展革命中逐渐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思想以及知识文化体系中形成的比较重要构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健康概念不再局限于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是扩大到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健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