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在自然界中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每年产生约7亿吨。目前,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自然资源的恶性浪费。由于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可以加以改性来制备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对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分离、改性和再利用,既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又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首先采用乙二酸预处理秸秆,然后将预处理的秸秆在有机溶剂/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体系中再处理从而达到分离提取木质素的目的,并且考察了不同的因素对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木质素的改性应用,制备了一种二乙烯三胺改性的磁性木质素吸附剂(M-lignin-ECH-DETA)并探究了其对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的吸附性能,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与从原麦秸秆中提取的木质素(L)相比,从乙二酸预处理的麦秸秆中提取的木质素(PHL)产率显著提高。考察了有机溶剂的类型、有机溶剂/[EMIM]Ac的质量比、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条件下,小麦秸秆中木质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2.3%,并对PHL木质素和L木质素进行了FTIR、TG、GPC、DPPH表征和分析。(2)在提取的木质素的基础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二乙烯三胺改性的磁性木质素吸附剂(M-lignin-ECH-DETA)。利用SEM、FTIR、XRD、TG和VSM对吸附剂Mlignin-ECH-DET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被嵌入到M-lignin-ECH-DETA中,其中Fe3O4的含量为14 wt%;M-lignin-ECH-DETA饱合磁化强度为10.6 emu/g,说明它在磁场作用下可以很容易被分离,有利于其回收再次利用。(3)研究了吸附剂M-lignin-ECH-DETA对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和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lignin-ECH-DETA对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的吸附受溶液p H的影响,在p H 2.0时吸附效果最好。高温有利于M-lignin-ECH-DETA对染料苯胺蓝的吸附,而Mlignin-ECH-DETA对重金属Cr(VI)的吸附在低温下效果更好。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在M-lignin-ECH-DETA上的吸附都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拟合计算得到理论最大吸附量为:苯胺蓝634.4 mg/g和Cr(VI)122.7mg/g。M-lignin-ECH-DETA吸附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的再生实验发现,吸附剂吸附解吸5次后,对苯胺蓝和Cr(VI)分别保留原先效率的84.0%和87.8%,说明Mlignin-ECH-DETA作为吸附剂吸附染料苯胺蓝和重金属Cr(VI)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