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教师与学习者都把词汇看作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指出初中学生到初三需要掌握1500-1600个词汇与100个常用短语。而且,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无论是受纳性的(读、听)还是产出性的(说、写)技能,足够的词汇量都是基本的保证。因此,对我国的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词汇学习已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首要任务。英语词汇学习有两种方式:直接式学习与间接式学习。直接式学习通过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如词形拼写、词汇游戏等进行学习。Nation (2004)提出以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学习输入理论为依据的词汇间接式学习,即,词汇学习是当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词汇学习上时进行的。Krashen (1982)用输入假设来解释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的关系,他认为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接受可理解的输入。人们从目前的水平开始,通过理解i+1的输入而达到下一个水平,通常借助语境来理解语言输入。本研究主要以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为基础,提出通过可理解性的阅读输入帮助初中学生的词汇学习。作者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中学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初中两个班级的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一个作为实验班,另一个作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通过让学生阅读《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初中版)进行可理解性阅读输入,以观察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在初中学生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主要研究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学生词汇量的影响。收集数据的途径主要包括前测、后测、调查问卷、访谈和学生书面报告。前测后测的成绩通过SPSS 13.0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成绩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Z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可理解性阅读输入对初中学生词汇学习有促进作用,而且可理解性阅读输入量与学生词汇量的提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