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善手术预后为目标的重庆市术后镇痛前瞻性临床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疼痛是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由于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的参差不齐,,因此影响了疼痛诊治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也使得患者对疼痛采取消极耐受或接受了错误治疗.目前我国患者的疼痛患病率不清晰,镇痛有效性评估尚不全面,缺乏国内区域性的大样本疼痛疾病负担流行病学资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尤其针对患病率最高,程度最为严重的术后疼痛,目前的镇痛模式是否能够有效减轻术后急性疼痛,影响患者临床预后,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调查本地区在院患者的及医务人员,了解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就诊和围术期的疼痛程度,镇痛有效性和影响因素,以及疼痛诊疗的合理性;设计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明确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急性术后疼痛,主要手术预后及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影响;针对术后疼痛的高危手术类型,改进术后镇痛技术及管理模式,评估对术后疼痛和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获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并在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进行试验注册,首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疼痛横断面抽样调查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7月22日~24日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及医务人员。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疼痛患病特点(疼痛患病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术前疼痛水平、术后疼痛水平)、镇痛治疗满意度,疼痛就医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认识以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医务人员调查内容包括疼痛评估和治疗方法掌握情况,疼痛接诊率,镇痛咨询率等。样本计算根据预调查结果计算得出,参照常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 Douleur Neuropathique4 questionnaire,DN4量表),简明疼痛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自行设计3个调查量表。其次在我院进行术后疼痛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抽样连续纳入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非头颈部手术外科手术患者,查阅电子病例资料,并通过麻醉及术后镇痛信息数据库,医院电话随访系统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身高、体重、吸烟史、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等;手术类型、手术危险分级及麻醉方式,不同镇痛模式(患者自控镇痛VS.非患者自控镇痛)对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手术后1-7天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评分),术后60天死亡率,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血栓栓塞事件,切口愈合不良,复合终点事件),不同手术类型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影响。再针对横断面调查及队列研究中发现的术后疼痛高危手术类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开展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对TKA后镇痛效果及关节功能的影响。随机分为连续股神阻滞( 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组和静脉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组,CFNB组超声引导下行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PCIA组患者实施静脉自控镇痛。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72 h,出院时,术后3、6、12个月运动,静息状态下的疼痛 NRS评分,补救镇痛药物用量,术后3、6、12个月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和关节功能(关节弯曲度和WOMAC评分).  采用epidata3.1和SAS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变量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所有计量资料数据(如年龄,VAS评分,术后住院日,关节活动度,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以均数±标准差( x?s)或范围(四分位间距)表示,对分类计数资料(CPSP发生率、疼痛持续时间分类,术后死亡率,术后主要并发症等)以样本总量和百分率表示。记量资料根据数据分布采 Student t test或 Wilcoxon rank-sum test。二项分类变量(性别、手术史、吸烟史,术后镇痛相关不良事件等)采用Wilcoxon rank-sum test或chi-square test或Fisher exact test;多项分类变量(科室分类、年龄分段、婚姻状况、学历、经济收入)采用 Kruskal-Wallis test;有序分类变量(年龄分段,学历,经济收入)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并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手术患者术后60天内生存分析急性术后疼痛水平,ASA分级和手术分级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术后CPS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al regression model并前向输入影响变量(forward input of influencing factors).采用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共有2977名患者和840名医务人员纳入统计分析。2106例成人住院患者中,手术患者占成人住院患者45.30%,非手术患者占成人住院患者的54.70%。住院患者总体疼痛患病率为46.96%,其中急性疼痛(小于1月)占57.7%,慢性疼痛占42.3%,68.24%的手术科室患者和49.13%的非手术科室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术后疼痛占急性疼痛的53.5%。手术后静息疼痛与运动疼痛患病率分别为90.78%与97.06%,手术患者术后静息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8.83%,运动状态中-重度疼痛发生率45.07%。79.91%患者认为疼痛与自身疾病相关。81.10%患者认为医师提供的止痛治疗有效。高龄和低学历等均是加重患者疼痛负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在院手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疼痛持续时间(p<0.0001)。术后疼痛严重程度与高龄,低学历和吸烟史有关(p<0.05)。共纳入871门诊患者,疼痛患病率为46.15%,其中手术科室疼痛患病率为55.64%、非手术科室为47.88%、体检中心为20.00%。以疼痛为主诉就诊者占27.44%。疼痛高发科室以外科为主,骨科疼痛患病率最高。高龄,高收入,高文化群体,女性、离异者疼痛患病率高。68.43%的门诊患者没有采取止痛治疗;门诊患者对止痛方式的知晓程度中,以消炎止痛药(88.40%)和阿片类药物(46.96%)为主。75.66%的门诊患者一般不用止痛药,主要原因为担心成瘾和副作用。疼痛程度严重的门诊患者集中在在男性、已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并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840例受调查医务人员中,97.5%的医务人员知晓用口服药物进行镇痛,放疗镇痛的知晓率为27.8%;医务人员评价疼痛的方法中以病人主诉和视觉模拟评分知晓率较高,痛阈测定法知晓率较低。有53.1%的手术科室医生经常接诊疼痛患者,非手术科室医生为41.6%。镇痛效果不佳时,向疼痛专业医师进行咨询的医疗人员较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多。  术后镇痛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有12015名手术患者纳入统计分析。5673例患者接受了患者自控镇痛(PCA组),6342例患者接受非患者自控镇痛(非 PCA组),患者来源于骨科,胸外科,普外科,胸科,妇产科和泌尿科。术后60天时,手术患者死亡率为0.77%;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死亡率(1.9%versus0.7%, p<0.001),PCA组与非PCA组相比,术后60天死亡率显著下降,(0.47%versus1.02%, p<0.001)。生存分析显示 PCA组患者生存概率为99.5%(95%可信区间99.3%-99.7%),非 PCA组患者生存概率为99.0%(95%可信区间98.7%-99.2%).使用PCA的患者各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并可降低术后住院日(p<0.05)。PCA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发生率为29.3%,非PCA组患者发生率为37.3%,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最高的为膝关节置换手术,为46.6%,患者自控镇痛可显著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p<0.05)。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共有280名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与PCIA组相比,CFNB组PCA期间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3,5,7d关节屈曲度明显提高(p<0.05).CFNB组出院时,CFNB组术后3、6个月运动及静息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术后3月和6月时,CFNB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PCIA组,而WOMAC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术后12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NB组镇痛泵人均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低于PCIA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疼痛是住院患者的一项重要疾病负担,尤其是术后急性疼痛;疼痛也是门诊患者的一项重要疾病负担和就诊原因,手术科室患者疼痛患病率及严重程度高于非手术科室。各科医务人员接触疼痛患者频率均较高,但对疼痛诊疗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亟待提高,应加强镇痛诊疗知识培训,提高患者满意度。  (2)以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为核心的急性疼痛服务(APS)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急性疼痛程度,与术后并发症降低,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下降及手术患者术后近-中期生存率改善有关,提示疼痛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改善外科手术患者预后。  (3)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急性疼痛严重,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高,术后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可以有效镇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补救镇痛药物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4)科学的围术期疼痛临床研究应关注疼痛重点领域及重点患者,术后镇痛临床研究应甄别术后疼痛高危手术类型,改进术后镇痛技术及管理模式,改善手术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动物模型并评价西酞普兰干预效应;观察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原位增殖、存活和分化及西酞普兰
“祖国在我心中”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道尽了许多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有了这样的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奥运健儿们奋勇拼搏,为祖国争光;每个炎黄子孙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都壮志激昂。  几百年以来,那一些大有成就的中華儿女,哪一个不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努力奋斗?周恩来总理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伟人,不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话勉励自己?现代科学家童第周,从
期刊
人一生中有许多快乐,但快乐可以共享吗?我一直在想,如果可以把快乐制造出来,那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更美好呢?于是我来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书籍,但还是没有找到相关线索,查着查着,不知不觉中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我发现桌子上多了一张蓝图,上面写着“快乐共享机”,我顿时热血沸腾,我拿着蓝图一忙就是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我擦着汗水,看着桌子上我费尽心血的作品,心想:“这个机器到底能不能使用呢?”我把
期刊
目的①通过对sEMG信号特征分析,客观地评价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状况;②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肩肘部肌肉运动点,对脑卒中后上肢肩
我的家坐落在合肥庐阳。这里不仅有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商场,还有我温馨而宁静的家。  我家有四条“虫子”,每条“虫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来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条“虫子”——“医生虫”,也就是我的爸爸。他可是我们家的家庭医生,每当我发烧、感冒、头晕、咳嗽等症状发生时,他可以让我的症状缓解甚至消除。同時,爸爸会根据我的病情前往医院问询医生,然后抓药、护理。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不止,爸爸用热毛巾帮我敷额头,同时
期刊
目的:探讨HSP70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BDNF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HSP70在胶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中分离培养并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采用抗GFAP的
我不是军人,不能为国家上战场杀敌;我不是科学家,不能为祖国研发高端武器;我不是建筑师,不能为祖国建设高楼大厦……我只是个小女孩,但是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爱国。  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一定要用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报答我亲爱的祖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以后,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用我的心去感受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用我的力量给她保护,给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我要去买很多很多的树种,把它们种在每一片
期刊
第一部分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包切除术对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长期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切除术后长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