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事业在国外和港澳台等地区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陆的慈善事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专家学者们以不同视角对慈善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政府也把慈善事业当作一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来抓。慈善募捐是慈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募集资金是开展慈善事业的前提,社会捐献是开展慈善事业的基础,困难群体受捐是开展慈善事业的目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对慈善募捐进行研究是必要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慈善募捐事业的研究多限于募捐立法以及募捐行为主体的研究,其次为从捐赠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慈善募捐出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形式,在募集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经验与不足,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深化研究的视角。慈善募捐是一项系统工作,它把募捐主体、募捐客体以及受捐人融为一体,对慈善募捐内容进行再分配,由于各个地方存在时空、历史、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主体、客体、受捐对象、募捐内容等也就有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地方慈善募捐事业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中的当代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对这个时间段的慈善募捐进行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本文以青岛市的慈善事业为基点,对慈善募捐进行具体研究。首先本文把青岛市的慈善募捐界定为如下三层含义:一是,各类具有慈善组织机构的募集工作;二是,各类法人、社会团体及普通民众的社会捐献;三是,各类弱势群体的受捐。在此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除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分析。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慈善募捐构成要素的分析。具体包括对目前青岛市慈善募捐主体即政府、慈善组织和基层组织等参与慈善募捐的分析,慈善募捐客体即企业、个人和其他捐赠群体的分析;慈善募捐内容即资金、物品及劳务等构成要素的分析。第三部分:该部分主要为慈善募捐方式的分析。主要包括传统的以党政机关领导和领导干部率先带头开展的募捐、通过开展义拍、义演、慈善晚宴等以及设置募捐箱等方式开展的募捐。现代的慈善冠名基金、“慈善一日捐”及设立慈善组织设立品牌项目等方式进行的募捐。第四部分:主要是是分析青岛在慈善募捐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具有反映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基于前三部分的研究,梳理青岛慈善募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且富有创新意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以期慈善募捐事业能建立起长效的募捐机制,顺利实现其扶危济困,调节利益分配的重要作用,以使社会更加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