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3年至2006年,中国设立审计委员会的A股上市公司从394家发展到640家,占当年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从31.12%上升到44.70%,且逐年提高。这使得审计委员会制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对象。在这一期间,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案件累计有60余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投资者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因此,本文拟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该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选取了2003年-2006年期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所有非金融行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A股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再从初选样本中筛选出当年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详细披露审计委员会相关信息的上市公司,然后进一步剔除了一些主要财务指标数据缺失或异常的上市公司样本,从而得到492个样本观测值。最后以样本观测值中是否发生财务舞弊行为作为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变量,用SPSS统计软件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四种特征:规模、独立性、专业性、活跃性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并不是决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决定因素。审计委员会的活跃性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系也不显著,且与预期的符号不一致,这反映了较多的审计委员会会议频率可能是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反映。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监管层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应,但是在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影响着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目的。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并为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设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