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及防治措施研究——以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对电力的需求量愈来愈大,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各种超高压或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陆续实施。这些较大规模工程的建设,势必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危害和影响,特别是对建设过程中的各区域水土流失带来一定影响。此外,输变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诱发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其水土流失特点、规律以及动态监测的指标体系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监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以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湖北段为例,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系统总结和归纳了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规律及防治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1.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  工程沿线主要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局部区域存在浅沟侵蚀、重力侵蚀和崩岗侵蚀。换流站、极址、塔基区、牵张场、弃渣场水土流失为点状分布,而供水管线及进站道路、施工便道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为线状分布,扰动范围相对分散。水土流失主要集中汛期时工程基础开挖和架线阶段。塔基、站址、施工道路及施工开挖,扰动了地表,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地表可蚀性增强,增加了水土流失。点式工程和线型工程形成的水土流失因素主要有土地扰动、地表植被破坏、土层裸露和建筑垃圾等。  2.工程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2009年下半年工程施工期,地表扰动较大,累计扰动土地面积为79.94 hm2,土石方开挖回填,土地占用、植被破坏等,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为2492.73 t。2010年上半年点式工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线路工程进行架线,土地扰动减小为58.13 hm2,工程无新的弃土弃渣产生,水土保持措施开始发挥效果,水土流失减小,土壤流失量为1789.09 t。2010年下半年扰动面积进一步减少为13.62 hm2,产生土壤流失量为659.61 t,2011年上半年水土保持措施运行良好,植被相继恢复,水土保持效果良好,产生土壤流失量为206.00 t。  3.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监测  点式工程工程措施包括浆砌石挡土墙、浆砌石护坡、浆砌石排水沟、散水沟、井点降水、表土剥离、土地整治、土石方工程等;线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修筑排水沟、护坡工程、挡土墙等。点式工程进行的植物措施主要包括移栽树木和撒播草籽;线型工程植物措施主要是进行撒播草籽和植被自然恢复,施工结束后将原用地类型为耕地的恢复为耕地,原用地类型为林地、草地、荒地的采取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研究所得结果可以为同类开发建设项目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规律预测以及相关防治措施指标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六个不同来源的毛头鬼伞亲本单双菌丝体进行杂交育种、驯化培养和品比试验,选育出优良毛头鬼伞新品种;并系统研究了其营养物质利用、母种培养基、多糖、纤维素酶、pH
“疫情”未了,花期已过,闲步亦庄国际企业文化园,难免对满世界的各色林木有了几分感慨.比如丁香花,灌木丛一定要密,花一定要爆开,那香气便是有了十分的邪性,天坛祈年殿西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