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旨在替换不悦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以掩盖令人不快的现象或避免交流冲突,借助于体面的用语来代替粗俗、不雅的表达,可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委婉语源于古代的禁忌,最初是为了禁忌一切可能受到“邪恶力量”影响或对自身构成危险的事物。在现代社会中,避开粗鲁用语以遵守礼节也是使用委婉语的原因之一。在交际中,委婉语具有避免禁忌、表达礼貌、掩饰和自我保护的功能,使用委婉语可以体现对交谈者的尊重,从而使交际过程更加和谐。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语言中,并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委婉语一方面反映了语言单位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因与许多其它现象相关联,因此也具有普遍性。长期以来,委婉语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这种语言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俄汉委婉语进行系统性的对比研究仍有不足。委婉语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每一种语言中都能反映出独特的民族、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现实。如今无论是在俄语中,还是在汉语中,委婉语现象都很普遍。俄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有助于研究语言世界图景中俄汉民族独特性以及俄、汉语交际中的言语行为。本文旨在研究俄汉语中委婉语在不同主题下的表达,比较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试图揭示俄汉委婉语的异同,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语言事实。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缩略语表和附录构成。在前言中指出了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界定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对象、客体和研究方法,指出了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新意及研究资料的来源。第一章主要是对委婉语的概述。包括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在俄语和汉语中产生的原因及委婉语在交际中的作用。第二章根据与禁忌的关系对委婉语进行了分类。分析了800多个俄、汉语委婉语语言单位,并把它们分为几个主题群:“死亡”、“老年”、“疾病”、“家庭”、“政治”、“军事”、“经济”、“没有声望的职业”和“负面行为”。第三章分析了400多个俄语和汉语委婉语单位以对比分析俄、汉语中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并分析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构成特点。结论部分主要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概括总结,简要指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