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不但是珍稀的自然资源,更是重要的环境因子。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管理保护土地资源,已经跨过了数量管护、质量管护两个阶段,正向生态环境管护的更高层次发展,而我国的耕地数量管护还处在初级阶段”。长期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与产业的利益最大化让人们片面追求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土地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农业生产者的权利与义务的严重不对称,使得耕地污染加剧、肥力下滑、数量锐减并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撂荒等消极链式反应。穷尽传统行政手段已经不能根治耕地生态问题,对耕地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迫在眉睫,而实现耕地质与量保护并重,维护耕地生态服务系统,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构是其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从生态补偿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已有的耕地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对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基础理论,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以推动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使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成为我国耕地保护的一道坚实的法律屏障。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阐明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耕地生态补偿内涵、法律关系及基础理论。主要是从环境法层面对生态补偿和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了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法律关系。并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环境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对耕地生态补偿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构提供路径选择。第三章对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确立的必要性分点进行了阐述。第四章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和实践进展。该章对我国现有政策法规中涉及耕地生态补偿的规定进行归纳梳理,并列举了耕地生态补偿的现行实践情况,最后指出耕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和实践的不足。第五章国外耕地生态补偿经验及启示。文章重点论述了美国及欧盟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并且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第六章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建构。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出建议,包括明确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定位,具体的制度设计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以期实现人与耕地的可持续发展。结语 主要是归纳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研究体会、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国内日趋成熟。合理选择入仓方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投资,还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文章针对沙沱水电站二期导流期间高高程碾压混凝土入仓方案的
研究了用福建南平武夷山废红茶粉末从水溶液中吸附 UO2+2,考察溶液pH、离子强度等对铀的静态吸附的影响,采用固定床探讨初始铀质量浓度、溶液流速、废红茶用量对铀的动态吸附的
研究了采用电热板和微波消解仪消解阳极泥,然后采用ICP-OES法测定其中的砷、镍和铜。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酸且在适宜的消解条件下,2种消解设备都能完全消解阳极泥,其中微波消
预防及抑制混凝土裂缝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结构抗裂措施可有效地限制泵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优化设计的抗裂混凝土可有效地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或避免楼板裂缝的发生;有效
文章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在压板式止水结构型式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设计改进并通过实践验证,提出了一种以V形三元乙丙复合橡胶止水带为主体的全新伸缩缝止水结构。该止水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产量不断增加,我国城市河道普遍具有纳污功能,导致河水受到有机污染、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环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