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来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来养老,如何让老人做到老有所依越来越成为社会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养老模式因为相关政策影响和子女承担能力变弱而面临巨大的挑战,机构养老一方面因为偏离老人生活的故土而被老人诟病,另一方面又因城市老人的需求而一床难求,社区养老因管理不到位和服务不完善等也问题百出。嵌入式养老模式和设施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现存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新方式,养老服务驿站在嵌入式养老设施中处于基础地位,通常设置在老年人周边,其选址布局与内部功能设施是否可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对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品质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提出以街镇为单位来规划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布局,从规划层面到设计层面构建其设计原则与策略体系,为新建优化与改造等不同方面都提供了思路。首先对以街镇为单位的嵌入式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其次对该模式下的养老服务设施概念进行解析,明确了其设施概况、设计含义和设计核心。论述了养老服务驿站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功能定位、服务对象与需求、设计要求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养老服务驿站相关概念。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等街道的走访,研究其街道服务范围内的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布局和嵌入位置等,从规划布局层面对其现存问题做总结,对不同类型的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布点布局及嵌入位置做一定的分析,为后续提出养老服务驿站在街镇范围内的规划布局原则及策略奠定基础。为深入研究建筑内部空间及设计,从走访的70多家养老服务驿站中选取A、B、C三类服务驿站各3个总计9个驿站作为样本,首先对其基本概况和所提供的服务做了解,总结其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通过分类别对其平面布局及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抽象出三类驿站的功能平面及特点,最后通过对驿站工作人员的访谈和对入托老人以及周边老人的问卷进一步明确其现阶段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指导设计原则,从而进一步对单个功能空间和主要功能空间复合设计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重点对三里屯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进行优化改造,为今后嵌入式养老服务驿站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等行业生产中的重要热力设备,具有稳定性强、耐高温高压、运维简单等特点。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存在三角换热死区以及横向压差大等弊端,深入研究换热器换热过程以及设计新型换热器结构来增大换热器换热效率对提高工业生产力,减少能源消耗量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本文提出一种锥形孔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利用CFD软件对比模拟出锥形孔折流板换热器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
砌体结构在遭遇地震时墙体极易发生严重破坏造成房屋倒塌等危险,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鉴于我国经常发生小、中地震,所以采用抗震性能好的墙体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工作:1.设计了两个砌体墙试件,其中一个试件采用型钢构造柱来加固砖砌体墙,另一个试件为普通砖砌体墙。2.对两个墙体试件进行制作、养护完成后进行拟静力荷载试验。3.对加载过程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两个墙体的试验数据进
近年来的地震观测和震害调查及经验表明,不同的层状场地在同一震级的地震情况下,所引起的地面运动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是不一样的,层状场地具有很强的层理性,是场地效应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张家口的大境门古城墙为例,研究层状地基下的古城墙地震性能,分别建立古城墙模型和土-古城墙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不同层状场地对于古城墙的抗震性能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古城墙模型和土-古城墙相互作用模型进行
在现有的侧送风气流组织设计当中,风口轴心射流速度与侧送风射流长度及风口当量直径三者之间不能够完全匹配。这是因为射流在风口处就已紊乱化,形成湍流运动,湍流运动是一种具有明显非线性特征的流体运动形式,湍流速度在时间序列上并不是一个定值。原有方法用射流速度时均值代替瞬时值进行气流组织设计计算,其结果无法反映空调房间室内流场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设计误差的产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相
学位
传统护坡工程因施工开挖,对边坡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生态袋加筋土挡墙是将生态恢复和边坡防护二者有机结合的新型的边坡支挡结构。由于生态袋加筋土界面的剪切特性对生态袋挡土墙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界面强度参数指标是生态袋挡土墙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室内剪切试验,研究了高羊茅根系加筋作用对生态袋与土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高羊茅根系加筋生态袋与土界面的本构模型,得到结论如下:(1)生态袋与
固体电蓄热锅炉的使用在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虽然这种新兴的供暖热源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是传统固体电蓄热锅炉在结构和换热方式上还可以再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故提出了一种固体蓄热新的换热方式,设计出了一种蓄热砖与换热管完全契合直接接触式结构的固体蓄热锅炉,蓄热体主要以导热的方式直接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道中,最终将热量输送给热用户。在结构上主要取代了传统的固体蓄热锅炉中风系统换热的这一阶段以及取消了气水换热器
老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相比城市养老问题,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幸福院”在河北肥乡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2012年,国家提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依靠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在国家的号召和支持下,在全国建立和推广农村“幸福院”养老建筑。由于“幸福院”的建设在近些年才刚刚起步,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大多数“幸福院”建设初期缺乏设计且总体建设资金有限。此外
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以及水平荷载,斜支撑就是为组合墙体提供抗侧性能的主要构件。对于开有洞口的墙体而言,由于墙体截面削弱,造成了组合墙体的承载力降低,因此如何布置斜支撑才能使组合墙体获得最优的承载力才是组合墙体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目前对于组合墙体斜支撑的布置大多都是直接给定或者采用枚举的方式,夹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有些斜支撑并没有发挥出过大的作用。本次研究通过采用拓扑优化的方式,根据组
木材是具有高强度重量比和良好加工性能的天然可再生材料。同时,由于木材具有低能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特点,它也是环保的建筑材料之一。钢材具有轻质、高强、延性好、可回收等优点,但通常,当钢柱承受轴向压力时,会在达到强度破坏之前经历整体或局部屈曲。论文提出一种T形钢-木组合柱,该柱由木板包住T形钢柱,木板为钢柱提供侧向约束,避免钢柱过早的发生屈曲,主要目的是提高钢柱的承载力和刚度。以组合柱螺栓的间距、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