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人均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在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十分理想的条件下,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从而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但是,中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中国在持续地保证农产品充分供给的同时,却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威胁。近些年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时期,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探寻农业增长与发展新的突破口,并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目前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论文以中国的经济转型期为背景,以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为研究基础,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并基于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加入其他的控制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估计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找到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分析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对农产品增产、农业增值的作用,并进一步论述化学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由此指明农业污染问题不可忽视。第三,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具体包括:①运用传统的简约式EKC估计模型及其扩展式,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化学品使用之间的宏观趋势;②运用结构式估计模型,估计农业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第四,主要从宏观层面的农业部门、社会与政府角度来分析农业污染形成的原因。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以来,农户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本投资。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对人力资本投资已是他们日常生活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投资力度受到收入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潜力巨大。(2)传统要素和人力资本均是农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物质资本、土地和化肥投入是农业增长的源泉,其中土地是重要源泉。教育投资对农业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迁移投资,健康投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经济结构、城市化、对外贸易、财政支农、政府的经济活动参与度、国有化程度等因素均对农业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3)化学投入品对农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化学品的不正确使用甚至滥用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严重时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农业污染问题不可忽视。(4)简约式和结构式模型估计结果均说明,环境污染状况随着农业的增长进一步恶化。简约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处于EKC左半段,三要素的投入密度随着农业增长而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结构式模型显示,农业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为负(伴随着农业增长和规模扩大,化学品使用密度提高),技术效应为正(伴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化学品施用密度降低),结构效应因化学品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农业增长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占居主导地位,伴随农业增长,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恶化。简约式和结构式模型估计结果一致。(5)微观层面的农户在化学品使用选择上主要受利益的驱动,化学品使用所可能引起的污染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和农业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替代是化学品使用增加的原因之一,但结构变动和要素替代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之一。对农业污染形成原因的分析还需从社会与政府层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因:粮食安全保障与产业政策、区域性贫困、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污染控制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流域的综合管理、环境污染管理体制的冲突、农业与环境政策的脱离、农业污染治理法律缺失、环境教育不足。论文的可能创新有以下三点:(1)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往有关农业增长与农业污染的研究比较零散,或者局限于探讨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或者主要分析农业污染产生的方式和原因。本文则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利用近期数据定量分析农业增长的源泉,发现我国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对化肥、土地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第二,在肯定农业化学品使用的重要贡献的同时,指出不能忽视化学品使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并进一步对农业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经济分析,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在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两者的结合研究方面做了一个尝试,这也可以说是研究视角的创新。(2)以主流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定量分析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第一,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和健康投资,利用包含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将EKC研究理论与实证方法应用到农业领域,利用简约式的估计模型分析农业增长与化学品投入的关系,并且进一步利用经过改进的结构式EKC模型,分析农业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通过以上两类模型的估计来判断目前我国农业污染所处的阶段。这可以说在实证方法应用方面有所创新。(3)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农户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本投资,其中教育投资始终放在首位,迁移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但健康需求潜力巨大;教育投资对农业增长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迁移投资,健康投资的贡献不明显;城市化、对外贸易、财政支农、非国有化、政府经济活动参与度等对农业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降低有助于降低化学品使用的强度从而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根据分析结果,取得了有价值的政策含义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农业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效应由其受体c-MPL介导。利用酵母双杂合(two-hybrid)系统研究c-MPL膜内部分在TPO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功能。首先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从人红白血病HEL细胞系总
并联机构作为一类机器人机构,具有精度高、刚度大、速度快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研究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型综合问题,有利于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新的并联机器人结构,为设计制造出实
旨在探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法。以绥中县为例,基于"数字绥中"的建设,在绥中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建立完善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手段,建立绥中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本文对古代治边观念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古代治边观念是中国古代逐步形成的关于边疆、历史疆域形成与管辖及相关问题的处理,在态度、方略和措施方面的一系
本文针对间歇式土霉素发酵过程(FBOFP)中生产期后期产物增加慢的较普遍问题,采用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Durbin程序,建立培养因子,生化因子和产物因子的多对多回归模型,得出培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行政区划变更频繁,突出表现在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和城市型政区的扩展上,这一变化与经济上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相一致。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行政区划的调
文章针对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出现的一次监控界面无数据显示的故障,从采集监控软件、电源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方法、检测流程
以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为试验材料,选用田园土、泥炭土、珍珠岩和黄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黑果腺肋花楸成苗率以及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新技术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涉及三方主体: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创业投资家),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多种多样超高、超大建筑和特殊功能的建筑不断出现,为大规模人群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火灾、地震等突发性紧急情况下,如何防止人员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