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进程中,因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出现了很多城市弃地。这些场所由于经过长时间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拥有丰富的自然植被资源、多样化的自然生境,与野生动物有着良好的生态关系,并且存有极具场所特征的历史文化遗存,因此对这种场所进行保护性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是实现基于场所保护性设计的重要手段,对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城市生态公园在我国具体实践的类型比较单一,特别是针对基地条件复杂的,需多方面考虑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很少,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此本文的研究为丰富国内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类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总结出了保护性设计理念下的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并以鹰潭白鹭公园为具体的实例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具体结论如下:(1)本文在对保护性设计和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的现状研究之下,总结出了保护性设计的内涵和特点,针对基地条件复杂、资源优势明显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提出了“合理保护、有机更新”的保护性设计思路。并将这思路贯穿于整个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原则和步骤。(2)探讨了公园自然景观保护和更新中,动物的保育和保护方法、植物、水系及驳岸的保护和更新的方法;历史遗存保护和更新中三种保护模式:景观体系的整体保留、“整旧如旧”的保护和修复、恢复历史意境的仿建,以及对有工业遗址的场所提出了具体的改造利用的方法。另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主题下,根据城市生态公园为游人提供生态教育、观赏游憩的功能特点建设性的提出了主题游线的理念,最后为公园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保障体系规划。(3)将所总结的理论与方法指导鹰潭白鹭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实地调研与场地分析,显示出了白鹭公园独特的场所特征—白鹭栖息地和工业遗迹的共存,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规划构思和总体结构,通过建立白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白鹭栖息地并对工业遗址进行改造与利用。为处理好公园保护和游憩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引导性强、生态干扰性小、景观空间内容丰富的主题线路。为实现人与动物、自然与文化和谐共融的综合型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