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温室黄瓜灌水量大,灌溉方式不合理引起病虫害严重以及近年来调亏灌溉这一新节水灌溉方法的兴起,以栽培上广泛使用的津优2号品种为试材,分别在黄瓜生长发育的初花期和结果期给予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条件,研究黄瓜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品质的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时期的水分亏缺有利于亏缺时期植株茎粗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增强了植株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初花期的严重水分亏缺A1处理对植株后期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不可行的。结果期的适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保持65%~90%田间持水量)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了灌水量,但产量并无显著减少,是可行的。2对于形态指标,在水分处理前期, A2和A3茎粗表现最好,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叶片数和株高均为对照表现最好。随着水分处理时间的延长,茎粗始终为A3和A2表现较好,叶片数和株高始终为对照最好,水分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瓜植株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同化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运输。3生理指标的变化与形态指标的变化明显不同,A1、A2根系活力下降快,A3根系活力始终表现最好,A5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最高,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初花期过度的水分胁迫导致了植物细胞被破坏,引起后期光合能力的下降和根系的早衰,不利于产量形成。4调亏灌溉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A3处理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最为理想,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高9.61%,节水效果也较为明显,且减产不严重(比对照减产3.02%),是可行的。A6虽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减产严重,在生产中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