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导向型财政理论与政策选择: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具有公共性、外溢性和不确定性等,因而存在“市场失灵”。通过市场引致的技术创新,并不能达到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最优水平。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但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其本身又存在“选择失灵”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弥补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同时又避免政府支持的“选择失灵”,是解决公共财政支持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和焦点所在。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特性入手,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及其相关经济学说,分别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市场,分析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技术创新供给效率缺失问题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而且需要政府财政的参与和相关制度安排的改进,才能实现技术生产的社会最优供给规模和结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创新导向型财政”的概念并尝试建构其理论框架和绩效评价体系,继而从国家、城市层面对创新导向型财政政策实践进行国际比较,提出我国实施创新导向型财政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型经济体(国家、区域、城市等)建设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路径,以期丰富当代公共财政理论并为推进当前创新型经济体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围绕创新导向型财政的主题,遵循什么是创新导向型财政、为什么需要创新导向型财政、如何实现创新导向型财政,亦即“what-why-how”的主线。全文在形式上由导论、主体(5章)和结论组成,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侧重“立题”,涉及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基于全球科技与经济竞合态势、国内建设创新型经济体(国家、区域、城市等)的现实需要提出问(命)题,同时阐明研究此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结与回顾此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状,厘清进一步研究此问题的空间、可能的创新点及难点,并据此提出研究此问题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方法等。   第二单元侧重“立论”,包括第二、第三章但也涉及第一章,为全文的主干部分和理论基础,主要是尝试廓清人类创新活动的相关特质及其与公共财政的关系、给出与自主创新总体战略相匹配的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建构该类型财政的理论与政策框架及其绩效评价体系等。   第三单元侧重“立策”,包括第四、第五章及全文结语,主要是基于前述理论分析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创新导向型财政与创新型国家、城市等创新型经济体建设的关系,选择若干样本国家、城市进行不同层面相关财政实践的国际比较,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城市建设的若干财政政策建议等。结语则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本题研究的结论并对创新导向型财政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分别从微观视角的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部门产权结构影响和宏观视角的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部门市场结构影响出发,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绩效影响的传
学位
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中融安全印务公司(以下简称“中融安全印务”),是北京印钞有限公司的所属企业,也是北京印钞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一家面向社会独立经营的安全印务企业。这家现有员
本文从国内外科技园发展比较出发,探讨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包括创建和管理机制设计等问题。既有对科技园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理论上的提炼,也有借鉴产业
学位
本文在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下,分析了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以及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 ㈠根据金融发展研究领域常用的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作了概述性描述(第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及其引进外资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外商的进入在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