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相互依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国际社会将由无政府状态转向制度、规范化状态,即将由“自助状态”转向相互借重的秩序化状态,其间根本问题是协调国际机制这一共同体与其个体成员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现今和未来,国际机制与主权国家之间在互动中呈现相互建构的关系。在国家追求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中,国际机制既发挥着减少和消除冲突、激励主权国家诉求共同利益与发展合作的功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限制。然而,面对国际机制,国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表现为与国际机制相互建构的过程。中国适应相互依赖的时代潮流,基于本国的外交哲学与外交理念,把握外交决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最佳结合点,变被动反应式的战略为主动参与建构型的战略,既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实力、显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又能够促进国际机制的公平、正义性得以充分发挥。本论文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与分析。第一部分通过国际机制与国家对外行为关系的分析,说明国际机制与主权国家是互动互构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回顾中国与国际机制关系的发展历程、相互依赖的时代特征、中国外交理念的再塑造来论证中国选择参与战略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分析了中国的参与战略的构想、成效之后明晰中国参与与融入国际体系的实证表现,并理性分析了参与国际机制的困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如何,面对国际机制只有积极主动地成为现状性国家,才能在互动实践中使参与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收益,使国际机制的限制转化为中国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承负责任、树立风范,也才能使国际机制的正义与公平得到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