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及次生灾害监测飞行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和弥补在开阔区域发生火灾时和灾后次生灾害监测过程中,传统感温、感烟等监测手段和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设计研制了一套基于四旋翼飞行器平台的火灾以及次生灾害监测的飞行装置。本文在分析火灾及次生灾害监测的现状、研究热点的基础上,首先搭建了多轴飞行平台,设计了飞行控制器,其次对飞行器模型进行了仿真,设计了火灾中温度和烟雾浓度的检测方法和过程,最后利用无线射频模块将监测信号发送到地面站,实现了对火灾及次生灾害的远距离实时监测。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传统火灾及次生灾害监测手段的局限性,确立了以多轴飞行器为平台,建立了四旋翼飞行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基于APM2.6飞控板搭建出了原型多轴飞行监测平台。(2)为获取灾害环境下的温度值和烟雾浓度,监测装置设置了传感器检测模块。在无明火的情况下,通过对温度值和烟雾浓度值的分析,判断暗火复燃的可能性。选用单片机ATMEGA2560搭建了灾害现场检测模块,编写信号检测模块子程序,在样机中调试运行。(3)为将传感器信号无线传输至地面站,设计了一套以nRF905无线射频芯片为核心的无线收发模块;设计了传感器信号显示模块;编写了各模块子程序并调试运行。(4)本文设计了火灾现场模拟实验,实验验证了监测飞行装置的有效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设定了暗火复燃时的温度值和烟雾浓度临界值,为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依据。在人为控制下,该系统能实现对火灾现场多个位置点的监测,通过对传输的画面,显示的温度值和烟雾浓度的分析,判定火灾救援的安全性和暗火复燃的可能性,从而有益于减小开阔区域火灾救援中生命财产的损失。
其他文献
论文研究了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下的连接器生产调度计划问题。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中连接器企业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分析利用约束理论的中的DBR方法,建立了基于约束理论的连接器生产调度计划问题模型,并求解。模型考虑了连接器生产中实际存在的装配约束、工艺约束、交货期约束等约束条件,利用DBR方法,对生产中的“瓶颈资源”进行优先调度,根据约束理论中推拉相结合的理念,对瓶颈前后的生产作业分别实行拉式生产、推
碳纤维是目前世界航空航天领域首选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疲劳、导电、质轻、易加工等多种优异性能,正逐步征服和取代传统材料。现己广泛应用于航天、航
混凝土类材料结构,除需满足设计时所考虑的静态承载之外,在工况中难免也会遭受由偶然因素带来的冲击载荷。惯性效应与真应变率效应是在研究混凝土类材料中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
航天装备制造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天装备质量是航天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技术保障。质量链管理作为融合全面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而产生的管理理念,逐步受到质量管理
高速深沟混合陶瓷球轴承被广泛用于我国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机械装置领域以及高速精密数控加工等行业。在高速运转的分子泵中,支承轴承由于转速高、尺寸小等特点,容易出现各种润滑不良的现象,随着润滑不良程度的加剧,导致轴承接触区的磨损加剧和温度急剧增加。随之而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针对轴承的润滑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较为准确的模拟工况,设计出精确的润滑方案以改善轴承的润滑状态,提高轴承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本文
微博营销是随着微博的火热衍生出的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微博的转发、评论功能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点,微博的病毒营销正是建立在病毒式传播的基础上的。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微
磁流变离合器克服了传统电磁/磁粉/摩擦式离合器易磨损,噪音大等缺点,以其结构简单、输出稳定、响应迅速、能耗低等优点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依据剪切模式设计的磁流变离合器,因传递的转矩较小而体积过大,无法满足工业需求。因此,高传动性能的磁流变离合器成了一个很热的研究课题。磁流变液在挤压模式下产生的应力比其他模式(流动模式,剪切模式)都要高,可用于传动系统中离合器的传动。本文将外磁场作用下固化的磁
虽然中国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小.特别是淡水资源,对于国家来说要是不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就会影响到整体的经济发展.其中水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为此做出了很多
近几年,随着针织电脑横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织可穿技术的研发与织可穿服装的生产引起电脑横机制造企业和毛衫生产企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的德国STOLL公司和日本Shima Seiki公司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水利水电行业作为基础产业设施占据重要地位,此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影响着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