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情况,为临床护理人员从行为模式、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综合干预,为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应对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721例,患者病情稳定3-7天内完成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人口资料调查: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②临床资料调查: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发病次数、依赖程度、合并症等;③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测患者应对方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测心理状况;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测自我效能;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测家庭功能情况;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测社会支持状态;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7个量表分别对患者情况进行客观地评定。采用一对一问卷法及结合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对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及二项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平均得分高于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职业、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发病次数、依赖程度、合并症数量、自我效能、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焦虑、认知功能与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有关(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焦虑、梗死面积、自我效能、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梗死部位对脑梗死患者应对方式有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2、焦虑、大面积脑梗死、梗死灶位于右侧大脑半球、梗死灶位于双侧大脑半球与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Teaching in China was a life-changing experience that awakened my senses and expanded my world view. But it was not an easy experience. In many ways it was 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