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操一直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建构的主要方面,同时又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六类体育项目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体操教学面临着许多理论的、实践的困境,究其原因,体操教学观念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需要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在研究我国高等体育院校20世纪50年代以来体操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体操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现代健康观念、学校体育教育观念和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运用认识论原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进行统计、整理,在全面分析体操教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体操教学观念的概念,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的发展阶段、客观依据,并对体操教学观念的几个有关问题进行了辨析,最后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的构建。研究结论如下: 1)体操教学观念,是对体操教学的看法和思想,是人脑在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受外界条件影响,对体操教学形成的一种认识,涉及体操教学理论和体操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反映在体操教学理论和体操教学活动中。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体,既包含有客观科学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主观片面性的一面。 2)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经历了专业系统培养、突出运动技能、注重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简化体操内容强调健身意识等四个阶段。 3)体操教学新观念出于旧观念又超越旧观念,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和发展性。我们在审视体操教学观念时,不能绝对否定旧观念,也不能绝对肯定新观念,要用继承、批判、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构建的客观性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操的特点和作用,二是社会的需要,三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5)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一方面,从发挥体操特点适应社会需要出发,构成体操教学的健身观、健心观和社会适应观;另一方面,从立足教师教育注重专业发展出发,构成体操教学的专业观和素养观。
其他文献
该文禀承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旨趣,运用"社会文本"分析方法,以"大众社会"为范畴,将"学校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视野,着重发掘学校与社会的文化关联,并将大众文化与学校的关系分析
本研究尝试从社会化的角度弄清香港中学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接触体育活动的,即是怎样成为体育运动角色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从中一至中七的香港中学生。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采
本文从健身和养生的角度对太极推手进行研究,采用生化指标血清睾酮、血红蛋白对中老年太极推手练习者进行测试,从而找到太极推手的健身价值,为太极推手养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使
学生外出风景写生,总存在着找不着"理想"之景的现象,究其主观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文化知识、艺术理论积淀的结果.究其客观原因,是教师对此强调的不足.因此,详细具体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