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t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时期,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科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观念不统一、用人机制不灵活、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等问题,制约着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鉴于此,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的具体阐述。首先对选题由来、文献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相关理论等进行了介绍。接着介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历程,主要回顾了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动因,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历程以及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与不足。之后,笔者对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属于政府主导的改革范式,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转型的产物,因此,它是一个综合决策的过程,改革进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哪些因素会对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笔者选择了观念(主观因素)、体制(客观因素)、制度(实质因素)三方面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一,观念因素分析。在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很多人对改革不理解,导致思想认识与改革实践之间产生心理矛盾,产生各式各样的抵触或畏难情绪,这些思想观念上的不统一或对改革制度的不满,其实主要来自于对既得利益得失的担心,其思想阻力也往往来自于利益受触及的部门,因此,在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针对思想观念上的问题进行利益因素分析十分必要,可以使决策者了解政策对象的真正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防止因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反对或消极对待而达不到既定的政策目标。第二,管理体制因素分析。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在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框架下进行的,管理体制制约着制度的实施,从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对管理体制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使决策者清楚认识到的深层次矛盾所在,在制定政策时,抓住关键问题,做出制度变迁成本较低的路径选择。第三,制度设计因素分析。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终落脚点是“制度”,人事制度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同时制度设计具有加快改革进程的引导作用。因此,对制度设计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使决策者在深化改革制定实施方案时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提出有利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制度设计导向,避免因制度设计失误造成的二次制度变迁成本。在分析过程中,笔者运用了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与担忧进行分析,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审视我国科研机构的结构演变、定位与价值变迁以及关键节点,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科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及实践问题进行剖析,其中,通过笔者所在单位和网络报道素材对分析结论进行举例证明。最后针对本文所分析得出的结论,构想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策略创新。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旨在通过对静安区安置帮教模式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情况的分析,细致研究了两者的合作互动关系。首先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等;对上海市安置帮教
为了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更好的资金保障.因此,基层医院的财务管理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医疗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