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场引入和分子骨架单元替换用于化学过程调控的机理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阐明外电场和分子骨架单元置换策略在化学反应调控中的作用及机理,为化学过程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第一部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外电场对三种简单分子间Diels-Alder(DA)反应的调控机理,同时提出了类似能量分解的外电场贡献分解模型(Electric-Field Contribution Decomposition,ECD),为揭示电场对化学反应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其后,还将ECD模型应用到二烯酮类化合物和苯并呋喃衍生物之间的杂-DA反应,进一步证实该模型的普适性,有望推广到更多的化学反应中。第二部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以及高精度的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CASSCF)和限制性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RASSCF)方法研究了 BN单元的等电子替换对二苯基二并苯富烯(Diphenyldibenzofulvene,DPDBF)光化学过程的影响,探究了取代基效应对于电子激发过程中电荷转移的影响,发现其是影响分子发光效率的重要因素,为基于BN/CC单元的骨架置换的光化学调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在M06-2X-D3/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外电场(Fx、Fy及Fz,-0.0075~0.0075 au)对包括丁二烯与乙烯、环戊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以及1,4-二羟基-1,3-丁二烯与乙醛等三种分子间DA反应的调控机理,提出了外电场贡献分解模型(ECD)。结果显示,引入杂原子的反应体系要比纯碳体系对外电场更敏感;同时,沿着成键方向施加电场可以有效调控DA反应的势垒和吸/放热程度,而沿着垂直于成键方向(即与参与成键的4个原子构成的“反应平面”垂直的方向)施加电场则提供了调控endo/exo产物选择性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的外电场贡献分解模型可将外场对分子几何结构和电子驰豫的影响加以分解,适用于包括过渡态能量、活化能垒和过渡态的电荷分布及偶极矩变化等任意物理量的分解分析,从而为化学反应的电场调控提供直观、定量的理论依据。其后,还将ECD模型应用到二烯酮类化合物和苯并呋喃衍生物之间的杂-DA反应中,基于M06-2X/6-311+G(d,p)水平研究了外电场对该反应的调控,证实了 ECD模型在分子骨架较大、柔性较强的反应体系中的适用性;另外,ECD模型与其它分析手段(如畸变能-相互作用能分析)结合,能够给出电场调控反应的清晰的物理图像。第二部分:BN/CC单元的等电子性在有机电子和光电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二苯基二并苯富烯(DPDBF)及其BN单元的等电子体(BN-DPDBF)为研究对象,采用(TD)CAM-B3LYP、CASPT2//(TD)CAM-B3LYP、RASPT2//(TD)CAM-B3LY 以及 CASPT2//CASSCF方法研究了 BN单元的等电子替代对DPDBF分子光化学过程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取代基效应对于电子激发过程中电荷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的BN单元作为极性旋转轴明显削弱了双键的性质,使得旋转过程更容易发生,电子激发过程中电荷转移更加明显;BN单元等电子替换DPDBF旋转轴的CC单元后,分子基态(So)和激发态(S1势能面间的能量差增大,非绝热耦合减弱,同时无辐射过程中的关键点Si/So-CI与激发态中间体在结构和能量上的差异变大,使得激发态失活更易通过荧光辐射发生,而较难以内转换的方式进行;当BN-DPDBF片段1(包含B原子及其键连的两个苯基)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后,电子激发过程中电荷转移程度愈加明显,而引入给电子取代基时则效果相反,电子转移的程度往往影响分子的发光性质,通常在电子激发过程中转移的电荷量越多,发光强度越弱,反之亦然。深入研究BN单元替换前后分子光化学反应机理,能够为BN/CC单元等电子替换对分子发光性质的有效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岩石具有显著的非均匀性及各向异性,研究岩石的破裂破碎过程对实际岩石工程的稳定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粘结离散元法因为其易于表征岩石离散特征方面的优势,成为
背景: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改善,退行性瓣膜病已取代风湿性瓣膜病成为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病因。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是退行性主动脉瓣疾
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四通煤业有限公司2号煤上分层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物理力学试验获取工作面围岩力学性质及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不同煤柱宽度下工作面顺槽变形趋势,辅助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论,确定最优煤柱宽度。在理论分析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基础上,优化工作面顺槽支护方式并进行工业性试验。通过现场采集岩样并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借助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分析了留设5 m、10 m、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也取得了一
Janus颗粒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活性微纳米颗粒,在各种微纳米相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Janus颗粒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包括形状各异和表面化学性质各向异性两方面。本文以两类Janus颗粒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一侧镀Pt的球形微米级颗粒和两侧分别镀Pt、Au的棒状微米级颗粒。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M)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球形和棒状颗粒在不同浓度H_2O_2溶液中的驱动力—扩散泳力及其运动特
膜分离技术因低能耗,易于控制,稳定性强,可用于连续工艺等独特的优势在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但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主要障碍是膜污染导致的分离效率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光催化技
钒氧化物是主要的钒产品,大部分用于钢铁工业,钒氮合金作为炼钢添加剂能显著地增强钢材的强度、韧性等性能。近年来我国氮化钒项目发展迅速,钒氮合金工业生产主流工艺包括推
CrN涂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航空等领域。研究表明制备超厚的涂层可以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但是涂层在比较厚的
供弹车柔性导引是连接火炮弹箱与供弹车弹箱的传输装置。目前将柔性导引连接到火炮弹箱的对接过程需要多人操作,自动化程度低。本文在分析航炮供补弹对接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
研究背景: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KOA初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行走困难,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可出现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表现为膝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度减小,不能直立行走,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长期卧床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增加死亡率。所以对KOA的早期诊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