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robacter sp.DNS10对黑土不同粒径组分中阿特拉津的降解行为与机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黑土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着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使用量逐年提高。阿特拉津是我国东北地区使用量最大的玉米农田除草剂,其大量施用会造成农田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对动植物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先前已有研究对阿特拉津在各类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行为及其微生物降解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与关注,然而阿特拉津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上的吸附特性、形态分布规律及微生物降解是否存在差异鲜有报道。本文系统考察阿特拉津在黑土不同粒径组分上的吸附特性,明确阿特拉津在不同粒径组分中存在形态及含量差异情况,借助常规化学分析和13C-NMR技术,识别了黑土各粒径组分中有机质含量及不同类型碳结构在吸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前期筛选得到的高效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为菌种资源,考察了功能菌株在不同黑土粒径组分中的存活及其对上述各组分中不同形态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主要结果有:(1)采用连续分级法成功提取到我国东北农田黑土四个不同粒径,即粗砂粒(2000-200μm)、细砂粒(200-20μm)、粉粒(20-2μm)、粘粒(<2μm=。上述各组分在黑土中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4.04%、32.81%、14.79%、3.19%。黑土各粒径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呈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粘粒(28.8 g/kg)>粗砂粒(27.3 g/kg)>细砂粒(19.5 g/kg)>粉粒(16.5g/kg)。各粒径组分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15%-4.09%、0.70%-1.38%和0.60%-0.80%,C/N值显示供试黑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H/C值显示粘粒组分中有机碳芳香性最高。此外,各粒径组分有机碳都以烷氧碳为主(59.13%-67.77%),其次为芳香碳(17.81%-25.97%),再者为烷基碳(7.73%-9.92%),羧基碳所占比例相对较小(4.70%-6.86%)。(2)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20 mg/L)在粗砂粒、细砂粒、粉粒、粘粒上分别在4 h、4 h、8 h、2 h达到平衡。阿特拉津在各粒径组分上的最大吸附量排序为粘粒(47.67 mg/kg)>粗砂粒(44.08 mg/kg)>细砂粒(42.67 mg/kg)>粉粒(37.12 mg/kg)。各粒径组分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值均为0.99以上。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较好的拟合阿特拉津在黑土不同粒径组分上的吸附过程;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相关的系数KF大小依次为粘粒(1.83)>粗砂粒(1.69)>细砂粒(1.63)>粉粒(1.43),表明粘粒组分对阿特拉津的吸附与结合能力高于其他组分。此外,通过计算D-R模型吸附平均自由能(E)确定阿特拉津在上述黑土各粒径组分上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3)本研究发现黑土各粒径组分的有机碳含量与各粒径组分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呈正相关。此外,13C-NMR谱图面积积分与KOC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说明阿特拉津黑土组分表面吸附还与有机碳的结构存在耦合作用关系,其中阿特拉津在黑土各粒径组分上的吸附能力与芳香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烷氧碳含量呈负相关。此外,各粒径组分的有效极性与KO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粒径组分吸附阿特阿津的能力还与其有效极性呈负相关。综上,结合供试黑土中四种粒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有机碳含量、结构和各粒径组分的极性特征以及各组分对于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等诸多因素,黑土各粒径组分吸附阿特拉津的贡献率排序为粗砂粒(51.71%)>细砂粒(30.78%)>粉粒(14.36%)>粘粒(3.14%)。(4)各粒径组分中可脱附态、有机溶剂提取态、结合残留态阿特拉津含量分别为5.89mg/kg-11.95 mg/kg、2.63 mg/kg-4.85 mg/kg、1.78 mg/kg-2.19 mg/kg,总体表现为可脱附态>有机溶剂提取态>结合残留态;各粒径组分中可脱附态和有机溶剂提取态占相应粒径组分中总阿特阿津含量的比例均为80%以上,说明阿特拉津主要以可脱附态和有机溶剂提取态形式存在于上述各粒径组分中。(5)菌株DNS10对黑土不同粒径组分上阿特拉津的降解试验显示,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各粒径组分土样,粗砂粒中阿特拉津含量减少了74.26%,细砂粒中阿特拉津含量减少了50.43%,粉粒中阿特拉津含量减少了31.83%,粘粒中阿特拉津含量减少了19.71%;经过灭菌处理的四种粒径组分中阿特拉津含量分别减少了78.18%、57.49%、47.25%、24.29%,经过灭菌处理的各粒径组分中阿特拉津含量减少程度明显高于未经过灭菌处理的各粒径组分,表明对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对菌株DNS10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各粒径组分中可脱附态、有机溶剂提取态、结合残留态的降解率分别为30.47%-91.95%、0.32%-64.71%、0.87%-31.85%,且降解率随粒径减小而降低,所以在黑土各粒径组分中各形态阿特拉津被菌株DNS10降解难易程度为可脱附态>有机溶剂提取态>结合残留态,且粒径越小,其上吸附的阿特拉津越不易被降解。(6)Zeta电位测定结果显示,黑土各粒径组分和菌株DNS10表面均带有净负电荷,DNS10的Zeta电位为-5.17 mV,粗砂粒、细砂粒、粉粒、粘粒的Zeta电位分别为-15.87 mV、-15.03 mV、-13.23 mV、-16.3 mV,表明各粒径组分与菌株DNS10之间存在静电斥力,且菌株DNS10与各粒径组分亲和能力排序为粉粒>细砂粒>粗砂粒>粘粒。菌株DNS10降解黑土各粒径组分中阿特拉津前后各粒径组分ATP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降解10d后,各粒径组分中ATP含量分别为185.20 U/L、155.74 U/L、138.15 U/L、114.96 U/L,按大小可排序为为粗砂粒>细砂粒>粉粒>粘粒,说明各粒径组分中ATP酶代谢活性随粒径减小而减弱。菌株DNS10降解黑土各粒径组分中阿特拉津前后,降解基因trz N拷贝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降解10d后,未灭菌和灭菌处理的各粒径组分中trz N表达量分别516.94 copies/g干土、449.07copies/g干土、409.88 copies/g干土、48.47 copies/g干土和为538.44 copies/g干土、497.33copies/g干土、457.36 copies/g干土、73.21 copies/g干土,按大小排序都为粗砂粒>细砂粒>粉粒>粘粒,说明菌株DNS10在各粒径组分上的代谢活性排序为粗砂粒>细砂粒>粉粒>粘粒,且菌株DNS10在各粒径组分上的活性随粒径减小而降低。
其他文献
采用多元 VAR(1)-GARCH(1,1)-BEKK 模型研究了中国的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以及美国豆油、加拿大油菜籽五个期货市场之间的收益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而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知识可视化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知识可视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学科情报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将知识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法应用于学科情报研
<正> 小改小革,投资少,收效大。针对生产设备和工艺上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颍上县油厂发动职工动脑筋,提建议,坚持年年搞小革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介绍的是予榨车间的油渣
在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背景下,小型微利企业想要的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充分利用相关国家政策优惠,做好创业融资的纳税筹划工作,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
从当前高速公路养护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运用无人机、光谱成像和声波测量以及集成软件和智能编程等前沿科技对提升养护巡查效率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将三者有效结合形
通过梳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搞好对口升学工作的建议。
介绍了两起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分析过程。通过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的发热故障后,结合停电试验和解体检查等方法,确定了缺陷位置和缺陷原因。最后从环境温度参照体、环境温度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培养目标之一。本研究在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67
<正> 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农机监理站站长、共产党员邹水清同志,自1981年7月于四川达县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中专毕业分配到邻水县农机战线工作后,在22年多的岁月里,把青春、热血
采用“梨小”性信息素诱剂,对为害桃园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调查,基本摸清了梨小食心虫在宁海地区的发生规律,为有效指导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177;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