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范围的软土,其厚度可达数十米。软土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压缩量大,并且固结缓慢,工程性质较差,因此该地区桥梁基础以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为主。软土区桥梁桩基础的负摩阻力是不可忽略的问题,邻近桩基的地表土体堆载、桥下道路预压期和运营期桩周土体的固结沉降均会使桩基产生负摩阻力,对桩基受力特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翁垟高架桥及其桥下道路为工程背景,研究深淤软土区高架桥桩基受力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了解桩基负摩阻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桩-土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单桩和群桩负摩阻力的分析方法及群桩沉降的计算理论。(2)以翁垟高架桥21#墩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的土体堆载情况,建立Midas/GTS NX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邻近堆载对高架桥桩基受力特性及沉降的影响。(3)利用翁垟高架桥30#墩桩基施工时预埋的传感器,进行现场轴力监测试验,整理桥下道路预压期的桩基轴力监测数据,分析桥下道路预压期高架桥桩基受力特性的变化。(4)针对30#墩桩基轴力监测试验,建立Midas/GTS NX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桥下道路预压期高架桥桩基受力特性及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探究运营期桥下道路对高架桥桩基受力特性影响随固结时间的变化,对桩基受力及沉降变形作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