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其基础技术易学、比赛规则容易掌握、趣味性、健身性强,便于组织开展,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喜爱。同样,在高校体育课中也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因此,乒乓球教学成为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乒乓球运动孕育着人与生产工具,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蕴涵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教育价值,赋予人类社会以极大的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并且使这项体育运动得以发展壮大。尤其在我国,乒乓球运动早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巨大的教育文化活动,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论文通过对高校乒乓球普修课学生的基本技术测试、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调查,比较分析变频语言反馈法对乒乓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体现出乒乓球运动价值所在,同时也为了使变频语言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环节更加具体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乒乓球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变频语言反馈法其理论基础与反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都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三元”论为基础。论文研究结果与“指导假说”理论不一致,实验研究中语言反馈频率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优。(2)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学习动机各个维度调查结果得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变频语言反馈法运用于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精神,并且在运动中增强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培养大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3)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成就动机各个维度调查结果得分上也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变频语言反馈法运用于乒乓球普修课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成就动机形成,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追求成功的心态。(4)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五个维度上变频语言反馈法均好于传统教学法,尤其是在学习效果上更显著。(5)变频语言反馈法运用于乒乓球普修课教学能够充分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课堂教学过程合理有效的控制,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