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大田自然栽培的菊花观赏品种紫色‘兼六香菊’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在其成花的光周期诱导阶段,对甲组以蒸馏水、乙组以复合试剂Ⅰ(GY) (30mg·L-1)进行每5d一次的喷施处理,共喷6次。菊花进入蕾期后,再以复合试剂Ⅱ(LY)(0、50、100、150mg·L-1)分别对甲乙两组进行5d一次的抹蕾处理,直至开花。即甲组为LY处理,乙组为GY+LY处理。分别测定了蕾期叶片和花期花瓣以及甲组花期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测量其盛花期花径,观察记录初花及衰败日期、单花寿命和花期持续时间。结果如下:1.菊花‘兼六香菊’品种在光周期诱导阶段喷施GY后,现蕾时间较对照组推迟2-3d,蕾期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活力均降低,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则有所提高。2.菊花‘兼六香菊’品种蕾期以LY处理后其变化如下:(1)甲乙两组与各自对照相比花瓣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花青素含量,SOD、POD舌力及干鲜比值均有明显提高,且花瓣的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OD和SOD的同工酶谱带与POD和SOD活力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以150mg·L-1LY处理的效果最好,表现出酶带颜色加深或变亮。盛花期花瓣中维生素C(Vc)、总蛋白、总糖含量及α-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在甲组中,不同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花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光合色素含量提高,SOD、POD、NR活力和干鲜比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能明显降低叶片0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值,其中以150mg·L-1处理组的效果最好。3.菊花‘兼六香菊’品种甲处理组开花时间均比空白对照提前,凋谢时间延后,观赏时间延长:乙处理组开花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推迟,凋谢时间相应的也有所变化。甲组中以150mg·L-1 LY溶液抹蕾处理组花期提前最明显,开花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提前3d,凋谢时间推后3d,因此该处理组比空白对照组的花期持续时间增加6d。而乙组对照的开花时间较空白对照延后3d,较最佳LY抹蕾处理组开花延后6d;凋谢时间与空白对照差别不大。因此,上述二种溶液合理配合施用能使菊花的初开时间相错6d,凋谢时间延后3d,花期持续时间增加了9d,有效拉长了花期和最佳观赏期,从而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