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的临床分析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和舌象表现,消化性溃疡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消化性溃疡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消化性溃疡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象的关系。  方法:  收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省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符合要求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收集的消化性溃疡的镜下分期、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中医证型及舌象,做出相关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试图从中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及舌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溃疡病分期之间的规律,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相关探讨。  结果:  本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证型,郁热证和气滞证最多,活动期以郁热证、气滞证多见,愈合期以虚寒证、阴虚证多见,疤痕期以虚寒证多见,与同期其他证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舌质:活动期以红舌、淡红舌多见,愈合期以淡白舌、淡红舌多见,疤痕期以淡红舌多见,与同期其他舌质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舌苔:活动期以薄白苔、黄腻苔、黄苔多见,愈合期以薄白苔、白腻苔多见,疤痕期以薄白苔多见,与同期其他舌苔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舌体:活动期和愈合期以胖大舌多见,疤痕期以瘦薄舌多见,与同期其他舌体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郁热证>瘀血证>阴虚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观察舌质象中的溃疡患者其HP感染率均超过50%,红舌、绛舌、紫舌、淡白舌的HP感染率与淡红舌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苔、黄腻苔、白腻苔、剥苔与薄白苔患者相比,其HP感染率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胖大舌与正常舌患者相比,其HP感染率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和舌象,与消化性溃疡分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性溃疡病势的进退及HP感染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化性溃疡病势的进退及HP感染情况。
其他文献
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属于定位重组系统之一,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Cre-LoxP系统是源于P1噬菌体的一个DNA重组体系,由Cre重组酶和
【目的】探究矢车菊素-3-葡萄糖(C3G)对UVB损伤HaCaT细胞的ROS/COX-2通路的干预机制。【方法】1、MTT法与化学发光法结合筛选致HaC aT细胞氧化损伤的UVB剂量。2、倒置显微镜观察C 3G对UVB照射的HaCaT细胞形态学改变。3、MTT法检测C3G对UVB照射的HaC aT细胞存活情况的影响。4、化学发光法检测C3G对UVB照射的HaCaT细胞内活性氧(reactie 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