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与信息透明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y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公司治理专家Tricker认为,21世纪是公司治理的世纪。内部审计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司治理环境下,正面对着来自两个维度的挑战:一是内部控制的纵深度挑战,内部审计对象不仅限于“钱财”方面,而是向更多的管理领域延伸;二是公司治理的拓展度挑战,内部审计职能不仅限于对企业高管层负责,同时还承担了对股东、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受托责任(王立彦,2003)。Norman Marx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给内部审计带来如此巨大的挑战,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给内部审计带来如此丰富的机会”。①目前,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四大基石”的观点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是,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它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在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下内部审计的功效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是否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等问题,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与实证检验。因此,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认识,对丰富和拓展理论研究、强化内部审计实务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受托责任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内部审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框架,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自身职能的拓展实现治理效应,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其治理效应的发挥。论文结合中国当前的状况,利用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在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部审计信息,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角度,考察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可用资源及职责范围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并取这三个特征的综合值作为内部审计实力的代表值,研究内部审计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以及内部审计与董事会、外部审计之间的互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相当一部分公司将内部审计设置于审计委员会之下,并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还没有上升到满足治理效应的应有水平,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评估的程度还不高。②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地位越高、职责范围越大,则公司信息透明评级越高;在内部审计实力一定的情况下,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将加强内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治理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①加强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及外部审计的互动,关键是提高内部审计隶属等级,营造与高管层双赢局面,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和信息交流。②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和培养,提高内部审计组织地位,确立内部审计组织和报告关系都隶属于董事会,拓展内部审计职能范围。
其他文献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必将催生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新疆发改委披露,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7]77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产品国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主要类型之一。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这一长期未有效解决的问题,论文首次对实际路面层间状态是否满足理论建模的“三大前提”提出
目的 了解慈溪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为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慈溪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于生后3 d至出院前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初筛,未
在电子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在有限人力、财力的情况下,用比对手更短的时间,研发出更具市场价值的笔记型电脑,这是所有电脑企业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这一点凸现
通过迪奥的一则广告学习条件反射在广告中的应用,并从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角度进一步解读这则广告。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雷达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基本思想是在发射端各个发射单元同时发射不相关或正交的信号,在接收端通过匹配滤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使聚氨酯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化学工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随着聚氨酯的广泛应用,其原料的需求也大幅增长,资源紧张且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平衡供需、降
司法ADR对于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节约国家司法资源以及缓解诉讼迟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一些法院对司法ADR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细菌和藻类共同参与水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再生和物质循环,研究菌藻之间的关系对调控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菌藻共同培养,研究了硝化细菌制剂对铜绿微囊藻(Mic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