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公司治理专家Tricker认为,21世纪是公司治理的世纪。内部审计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司治理环境下,正面对着来自两个维度的挑战:一是内部控制的纵深度挑战,内部审计对象不仅限于“钱财”方面,而是向更多的管理领域延伸;二是公司治理的拓展度挑战,内部审计职能不仅限于对企业高管层负责,同时还承担了对股东、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受托责任(王立彦,2003)。Norman Marx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给内部审计带来如此巨大的挑战,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给内部审计带来如此丰富的机会”。①目前,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四大基石”的观点逐渐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但是,内部审计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它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在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下内部审计的功效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是否改善了公司治理状况等问题,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与实证检验。因此,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认识,对丰富和拓展理论研究、强化内部审计实务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受托责任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内部审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理论框架,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自身职能的拓展实现治理效应,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其治理效应的发挥。论文结合中国当前的状况,利用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在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部审计信息,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角度,考察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可用资源及职责范围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并取这三个特征的综合值作为内部审计实力的代表值,研究内部审计与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以及内部审计与董事会、外部审计之间的互动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相当一部分公司将内部审计设置于审计委员会之下,并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还没有上升到满足治理效应的应有水平,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评估的程度还不高。②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地位越高、职责范围越大,则公司信息透明评级越高;在内部审计实力一定的情况下,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时,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将加强内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内部审计治理效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①加强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及外部审计的互动,关键是提高内部审计隶属等级,营造与高管层双赢局面,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和信息交流。②加强内部审计自身建设,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的招聘和培养,提高内部审计组织地位,确立内部审计组织和报告关系都隶属于董事会,拓展内部审计职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