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局部麻醉药的静脉使用已被证实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全身麻醉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具体机制目前仍在研究中。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局部麻醉药的全身麻醉作用及其基本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通过腹腔注射钠通道阻滞剂TTX,观察翻正反射的消失(LORR)来评估这些局部麻醉药物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静脉注射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2.5-30mg/kg),布比卡因(1.25-15mg/kg),罗哌卡因(1.25-15mg/kg)可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并且其达到催眠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在临床所使用的浓度范围内。腹腔注射钠通道阻滞剂TTX(3和6μg/kg)不能产生催眠作用,也未能改变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结论: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在临床使用的浓度范围内静脉注射剂量依赖性地在小鼠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钠通道阻滞剂TTX本身不能产生催眠作用,也不能改变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第二部分:目的:局部麻醉药的静脉使用已被证实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麻醉效应,但这种效应的具体机制目前仍在研究中。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局部麻醉药的全身麻醉作用及其基本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同时使用或不使用氯胺酮、钠通道阻滞剂TTX和NMDA受体阻滞剂MK-801。通过翻正反射的消失(LORR)来评估这些药物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静脉注射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并且达到其半数有效的浓度(EC50)在临床使用浓度范围之内。利多卡因可以增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联合使用利多卡因和氯胺酮的R值(即两者产生LORR的EC50比值总和的倒数)为1.09,表明了利多卡因和氯胺酮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其对小鼠的催眠作用。而钠通道阻滞剂不能改变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NMDA受体阻滞剂MK801(3μg/kg)可增强利多卡因LORR的EC50。结论: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直接的催眠作用,全身麻醉药氯胺酮可增强其麻醉效应,而钠通道阻滞剂则不能,NMDA受体阻滞剂可增强利多卡因的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