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临床特征及突变位点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zi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肾病(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导致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的主要突变基因是PKD1和PKD2以及一些罕见的致病基因。我们纳入78名ADPKD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相关的因素。这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岁;首次确诊ADPKD的年龄平均为37.1岁,65名(83.3%)患者患有高血压,64名(82.1%)患者患有多囊肝。20名(25.6%)患者存在血尿,43名(55.1%)患者尿蛋白定性阳性。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0.8g/L,白细胞计数平均值为6.05×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06.4×109/L,白蛋白平均值为38.4g/L,血肌酐平均值为328.8umo/L,eGFR平均值为42.6ml/min/1.73m2。ADPKD患者eGFR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我们对44个双侧多囊肾患者和3个单侧多囊肾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在42例双侧PKD患者中检测到48个PKD1和PKD2突变位点,其中42个为PKD1突变位点(87.5%),6个为PKD2突变位点(12.5%)。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典型的ADPKD。此外,我们在3个家族中检测到HNF1B杂合突变。尽管这3名患者显示出HNF1B杂合突变,但他们的临床特征不同并且表现出表型异质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靶向NGS检测有助于检测典型的ADPKD患者,甚至是非典型的PKD患者。HNF1B中的无功能变异(移码突变、多个外显子缺失)可能导致双侧多囊肾病。本研究发现的16个新的PKD基因突变位点和2个新的PKD2基因突变位点对ADPKD患者的遗传咨询具有一定的意义,增加了研究家族的数量,扩展了ADPKD的突变数据库。
其他文献
舞台从广义上来讲涵盖了所有带有仪式感的人类活动的整个领域。作为行动的场所,舞台是由色彩与形式构建而成的"容器",通过人的行为来充盈。戏剧表演艺术需要视觉上的呈现,视
随着无限通信系统的高速发展、新终端形式的快速演变,以及当今时代对5G网络的需求,现代无线终端需要具有高效宽带节能的特征。在整个无线终端系统中,存在于系统末端的射频功
<正>长期以来,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通过大规模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产品收益等方式,挖掘潜在客户,争夺其他银行客户,从而获得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的增长
近年来,关于汽车自燃的报道屡见不鲜。每年各大城市发生的汽车火灾都在几十起以上,而在高速公路地段发生火灾次数则更多,并且汽车火灾80%以上都会造成车辆报废,甚至是车毁人亡。防
致密油气资源在中国开发潜力巨大,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如何对中国致密油气田进行低成本有效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当前中国油气田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重大问
在电力系统中串联铁心电抗器常用来限制短路电流及抑制电容器组中的谐波。但电抗器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污染,还会影响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串联铁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