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建立天麻科学分类和评价方法,加强天麻的质量控制与天麻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本论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分析技术,测定和分析了天麻中的化学成分,根据有效成分含量和色谱峰面积对不同产地的天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天麻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液相色谱测定结合使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破碎提取法,对天麻样品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本提取方法提取效果较好,提取液中天麻素含量较高。2.天麻生化成分的液质联用测定与分析首先对HPLC的流动相和最佳检测波长等色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优化的参数测定天麻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获得的色谱指纹图谱清晰,色谱峰之间干扰较少,能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天麻的有效成分含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过程。利用LC-MS对天麻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除了已知的20种物质,我们还发现了33个以前没有报道的新的化学成分,并对部分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质谱测定对研究天麻的组成成分比常用方法更有效,检出成分更多。为天麻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参考信息,对进一步研究天麻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3.天麻色谱学分类与品质评价通过运用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9种天麻的生化指纹图谱及其天麻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计算了种群内和不同种群之间的生化指纹图谱的相似系数;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相似系数,对这几种天麻进行了系统分类;结果表明,9种天麻样本可分为3个不同的类群。第Ⅰ类包括:天麻标准品、陕西略阳等天麻,生化指纹图谱特征表明这一类天麻天麻素分离峰较其他所有成分的分离峰都高。第Ⅱ类包括:云南彝良天麻。生化指纹图谱表明这一类天麻在2.4 min和7.0 min处有两个最高的峰,而天麻素的峰较小。第Ⅲ类包括:四川凉山天麻。生化指纹图谱特征显示它介于第Ⅰ类和第Ⅱ类之间,其2.4 min分离峰与第Ⅱ类天麻的一致,其天麻素的峰比第Ⅱ类天麻的高很多,与第Ⅰ类天麻接近。根据天麻素含量和色谱峰面积,对天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现Ⅰ型生化指纹图谱的天麻天麻素含量更高,种类最为优良,具有代表的产地是湖北宜昌和湖南石门,可以认为湖北宜昌至湖南石门之间的山区比较适宜种植天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