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扁(Aconitum barbatum var.Puberulum),别名曲芍,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具有镇痛,消炎,局麻,强心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腰腿疼痛,关节肿痛;外用治疗疥癣,淋巴结结核。牛扁为多年生草本,具直立根,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13—30 cm,总状花序长15—24 cm。分布于新疆东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生于海拔400—2700 m山地、疏林下或较阴湿处。全草有毒,茎叶枯死后最毒。为了进一步研究牛扁(Aconitum barbatum vat.Puberulum)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我们对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两个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鉴定。利用硅胶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重结晶等手段共分离得到了41个化合物;利用IR、EI-MS、HR-ESI-MS、HR-EI-MS、1D NMR(1H NMR、13C NMR、DEPT、NOE、TOCSY等)、2D NMR(1H-1H COSY、HMQC、HMBC、NOESY)等波谱技术,并结合与标准化合物对照、与相关文献数据比较以及适当的化学转化,确定了38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属于C19二萜生物碱、C20二萜生物碱、黄酮、甾体、单萜苷等类型,其中6个为新化合物。为了寻找新的活性成分,对分离得到的生物碱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生物碱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5、8、11、18、22、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合物2、10、11、17、20、22、23、24对表皮葡萄球菌、化合物3、14、17、23、24对枯草杆菌、化合物4、8、9、17、22、24、27对大肠杆菌以及化合物1、2、3、11、27对铜绿假单孢菌有较好抑菌作用。另外,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DPPH抗氧化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去甲二萜生物碱及N-苯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均无抗氧化活性,C20二萜生物碱当1位有羟基取代时如:化合物8、9、11、12、13、14、18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有抗氧化活性,C20二萜生物碱当1位有羟基取代时无抗氧化活性。本论文最后对2000年以后报道的乌头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天然产物数据库,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阐明、植物化学分类学和新药筛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我国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中草药现代化的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