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朝阳产业,同时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主要的特征有资源要素投入高、技术创新水平高和经济效益高等。医药产业是以技术研发为主要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高垄断性,因此,它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性产业。近年来,药品市场的高需求现状促使我国医药产业迅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工业产值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的医药产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大部分企业只是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致使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弱。与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相比,我国医药产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拥有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较少,仿制品和原料药的生产较多。因此,需要通过研究我国医药产业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本文以医药制造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区域和子行业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医药制造业存在自主研发产品较少、研发投入比重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子行业间存在差距等问题。然后,借鉴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的分析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综合效率整体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东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从时间的跨度上,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效率的上下波动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变动所引起的。其次,在效率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分别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规模、人力资本素质和政府支持力度对技术创新综合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效果。最后,结合全文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从企业、产业和政府这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