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分别用CIDR(处理1)、CIDR+PG(处理2)、CIDR+PG+PMSG(处理3)处理徐淮山羊比较同期发情的效果。每组处理均以36-48h的发情率最高;0-24h的发情率(34.3%、15.7%、7.1%)以及持续发情或返情羊的数量(18.6%、3.9%、2.9%)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以CIDR+PG+PMSG处理最高;而同期率、总的发情率、受体山羊移植后妊娠率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胚胎移植中实际可利用羊数量三组之间差异显著(62.3%>60.8%>35.7%),以阴道栓法最高;未排卵受体山羊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9.375%、0、4%);一侧黄体数目3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受体山羊,差异显著(32%、11.76%、9.375%),以CIDR+PG+PMSG最高。 实验二,对10只不孕不育波尔山羊采用超数排卵、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及体外受精等技术方法,探讨其是否能正常繁育后代。试验中6只供体经超数排卵处理后,在发情前利用特制的采卵装置进行活体采卵,共采集到30枚形态学正常的卵母细胞。经过体外成熟培养,有21枚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受精处理和培养,获得16枚2-细胞胚胎,移植到4只同期发情的当地山羊受体输卵管内,经3个月妊娠检验判定,有两只受体受孕,其中1只受体产出正常羔羊2只。该技术经进一步改进完善后可望作为不孕不育波尔山羊繁殖后代的辅助生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