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代表团在2008年奥运会上赢得的优异成绩引起了世界上体育强国对我国“举国体育”的浓厚兴趣,刘鹏也明确中国的这种“举国体育”的体制不会变。但我们应该看到,在游泳这种金牌大户项目上,我国有必要吸收澳大利亚、美国等俱乐部机制国家的优势,建立一种更适合我国国情的业余游泳训练模式,为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体育强省,江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尝试了有偿训练。游泳作为基础项目,更是走在了改革的前端,改变了过去政府投资包办的单一投资形式,尝试了社会赞助和有偿训练结合等做法,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还应当看到,作为为专业队输送后备人才的业余训练,由于金牌任务的过于繁重,已经使得业余训练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运动员隐瞒年龄,不规范引进,参加业余训练运动员的年龄段缺乏系统性,运动员因“读训矛盾”问题:流失严重。随着有偿训练,自费参赛和“体教结合”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完善和家长观念的改变,江苏省青少年游泳训练营的建立将会成为现行训练形式的重要补充。针对现行业余游泳训练形式在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出现的实际问题,本研究试图探寻一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江苏特色的青少年游泳训练营,使之成为江苏省业余游泳训练的重要补充形式,为从事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提供更多,质量更高的训练机会。以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3012”工程为主导思想,拓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提高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