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有其学科特殊性,但是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系列可行的培养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以提高教师对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视程度,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并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社会责任的培养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社会责任的培养是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笔者从党的十八大重要指示,社会责任的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落实三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背景作了阐述。笔者查阅丰富的文献,深刻了解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理论综述。从课题研究的核心关键词出发,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作了全面的介绍,同时介绍了社会责任培养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教材分析。分析新课标对社会责任的培养要求和新教材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目标。第四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编的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对笔者所教的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济宁三所高中的生物教师进行了访谈。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社会责任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现状。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于社会责任培养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第五部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策略及案例。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和教师访谈的总结,结合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基于教学实践,从教师理念更新、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实施、凝聚教育力量等角度提出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笔者在所教的新教材中选取了三节课,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以及案例分析。第六部分:结论与反思。笔者对本研究得出的培养现状分析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作总结,对调查的局限性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文章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一种综合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确定法。该方法以主客观决策信息一致化为目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确定综合主客观权重的加权系数,并通过算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95%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R-CHOP方案是其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虽然美罗华提高了B细胞淋巴瘤的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眼外肌麻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眼肌麻痹恢复指数。结果:23例患者针刺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2例,
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济精英。农村经济精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供给着企业家才能、社会资本、新技术知识以及村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以共享交通为起点,由于互联网+传统行业蓬勃发展,一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交通出行行业的全新出行模式-“共享经济+交通”由此产生,并且在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