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亚洲象生境的影响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亚洲象种群维持与生境保护是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中之重。然而,大规模的热作种植扩张和工程建设等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亚洲象生境丧失和严重破碎化,区域人象冲突频发,引发生态与经济贫困,已直接威胁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探明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并揭示其对亚洲象适宜生境的影响机制,是实现亚洲象生境保护与恢复的前提与基础,对沿边地区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缅沿边亚洲象残存的跨境流域——南滚河流域作为案例区,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法,融合光谱、纹理和地形因子等多元信息,对1988年Landsat TM和2018年Landsat OLI影像进行分类,基于后分类对比变化检测方法探明近30年间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基于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图,结合亚洲象物种出现点数据,运用赋值累乘法和ENFA模型分别评价了 1988年和2018年亚洲象生境适宜性,并分析亚洲象适宜生境格局及其景观指数分异规律;采用LandTrendr时序变化检测算法,诊断南滚河流域1988-2018年间年际森林扰动过程及其扰动强度,以及森林扰动变化对亚洲象生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8年间,南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转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橡胶林种植扩张导致毁林最为明显,缅甸境内森林扰动强度高于中国;(2)南滚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扰动导致亚洲象部分生境丧失,与此同时生境间的连通性也随之降低;(3)南滚河流域内亚洲象生境丧失过程表现为生境由边缘向内部逐渐萎缩,最后趋于稳定的状态;(4)抑制以橡胶林为主的热作种植扩张,构建中-缅跨境生态廊道,扩大现有保护区范围,建立亚洲象跨境保护区,以提高亚洲象适宜生境连通度,是实现南滚河流域亚洲象种群保护、减少人象冲突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是红外预警与红外制导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成像设备所限和观测距离远等原因,红外成像中往往存在系统噪声影响、云雾干扰和背景杂乱所致的信噪比低等问题,使得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和跟踪具有挑战性。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离不开良好的红外图像增强、精准的目标检测和快速鲁棒的目标跟踪技术。针对空中红外小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红外成像原理、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等,在对红外弱小目标图像增强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电学实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诸方面对电工电子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21世纪
文章针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诉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关于案件受理前置条件的规定,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虽然还存在有争议的
介绍一种新型性能优越的高压电机起动器,对其主要特性及其与传统的高压电机起动方式作了相应对比.
"普天"号摆式动车组动车装用12V240ZJD-1型柴油机,机车标称功率为3 250 kW,采用微机网络控制以及国际领先的径向全悬挂转向架,最高速度可达1 60km/h.文章介绍了"普天"号摆式
分析了北京铁路分局车务段系统职工人均工资偏低的状况、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