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穿孔性阑尾炎319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为临床诊治提供改进的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分析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并行开放性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所有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和检验结果、术中发现和术后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依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后II级及以上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在观察分析期间共1599例患儿进行阑尾切除术,其中319例患儿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年龄中位数为7.0±2.1岁)。209例患儿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0例患儿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1%,并发症为腹腔脓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伤口裂开及伤口出血。按照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3.4%、14.7%,无术后Ⅳ级及Ⅴ级并发症。58(18.1%)例患儿伴Ⅱ级及以上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腹腔脓肿、伤口感染、肠梗阻及伤口裂开,需要并发症相关性临床再干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果提示,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值(OR=1.381,95%CI:1.15~1.657)是术后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预警指标(P<0.05)。结论:1.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1%,分别为腹腔脓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伤口裂开及伤口出血。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18.1%,分别为腹腔脓肿、伤口感染、肠梗阻及伤口裂开。2.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值与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术后Ⅱ级及以上并发症风险相关,入院时的C反应蛋白值越高,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
其他文献
以中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Three-level Inverter,简称TLI)为模型,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简称ACA)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取特定消谐脉宽调制(Selecti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地理学科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充分挖掘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涵,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