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的依托,创业企业的发展策略不仅关系着经济兴衰,也影响着社会秩序。而社会创业是新兴创业模式的一种,主要是指组织或个人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创业导向是对社会创业关键性特征的解读,涵盖社会引领、资源拓展、互惠协同和风险承担等方面,是各类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的属性,契合了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本文从企业出发,研究社会创业导向的概念维度,探讨不同企业的社会创业导向有何差异。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创业、社会创业以及社会创业导向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创业的本质对社会创业导向的维度进行探索,并由企业的差异性为背景,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面向企业的创业者和高层管理者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在确定问卷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首先对样本企业的基本属性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对企业社会创业导向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与之前的理论探索相符合,证明了社会创业导向4维度划分的可行性。接着对不同性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类型、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社会创业导向各维度进行方差分析,以分析企业社会创业导向的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创业导向描述了企业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性特征,包含社会引领、资源拓展、互惠协同和风险承担4个维度。并且企业社会创业导向在不同性质的企业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行业、产业类型、规模和发展阶段上均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在企业所属行业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的资源拓展维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在企业的产业类型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会引领维度明显低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在企业规模上,社会引领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在企业发展阶段上,成熟阶段企业的社会引领特征比其他阶段更为明显,初创阶段企业的资源拓展特征明显强于其他阶段。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管理建议:企业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属性对企业进行管理,以引导企业坚持社会创业导向,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