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阈下《兄弟》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4r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只注重翻译在语言层面的转换和对等,要求译者对原文亦步亦趋绝对忠实,于是中西方开始有了对译者“舌人”“媒婆”“译匠” “叛逆者”“带镣铐的舞者”等各式各样的比喻,这些比喻一方面揭示了翻译的性质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译者地位的低下。译者是翻译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在翻译研究中常常不受重视,其主体地位长期遭到忽视和遮蔽。随着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以来,翻译摆脱了传统的语言层面和文本的桎梏,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以外的文化,历史,政治,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阐释学是一门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与翻译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不仅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而且为译者主体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乔治·斯坦纳将哲学阐释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这其中每一步都涉及到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兄弟》是余华暌违十年的又一力作,被誉为自己“最厚重最满意”的一部作品,该书2005年一经面世便引起热烈讨论,成为当年畅销书籍。2009年其英译本的诞生在西方世界更是“好评如潮”。北美和英国的主流媒体几乎一致地肯定了《兄弟》的成就,其中《纽约时报》周末杂志用六个版面介绍了《兄弟》和作者余华,称《兄弟》是“中国成功出口的第一本文学作品”。一部译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兄弟》英译本的成功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然而以往对于《兄弟》英译的研究多集中于目的论、对等理论和纯语言层面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进行探究的文章基本没有。故本文拟从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的理论对《兄弟》英译本进行考察,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探究了《兄弟》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理论角度说明了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兄弟》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在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兄弟》在海外的成功译介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兄弟》英译本的成功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理解和阐释的努力分不开,同时也论证了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可行性,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视角,为完善《兄弟》的英译研究做出了贡献。《兄弟》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镜鉴和启示:译者模式上应采用中西合璧,翻译选材上应兼具民族本质与世界意识,翻译策略上应平衡可读性与陌生性。
其他文献
铝制换热器芯体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换热器的加工工艺为NOCOLOK隧道式炉中连续焊接,此加工工艺最为常见和典型个故障之一为扁管和扁管孔焊合不良。导致此故障根本原因为
本文以法国文学为基点 ,考察它在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圈间的辐射与吸纳 ,并结合大量文学史料性事实 ,探讨法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拉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世界文学中所扮演的角
公安民警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不仅担负着保障国家安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还把抢险救灾、扶危济贫视为己任。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危险,受伤甚至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特征,探析适老家具基于使用功能、形态、色彩、材质以及智能化等要素的人性化设计。基于此,笔者尝试研发出人性化的适老家具产品,让老年人
“经营位置”即画面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是对画面中内容、形态、笔墨等方面进行细致构思与安排的一个过程。写意花鸟画不仅是为了描绘自然生活中各种花鸟形象,更重要的是在作品
现代护理强调人文关怀,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护理工作者,学校应该对护理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课程,其中针对护理学生的护理美学有助于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修养,树立爱岗敬业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接种意愿情况。方法于2004年11~12月,调查艾滋病病毒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者99人,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高危吸毒和性
大学生团队合作成效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而增强团队成员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成员间的知识转移。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团队成员知识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
人与“道”水乳交融,化为一体。循“道”而行,一切都会自然化育,生机勃勃;如果背“道”而驰,必然受到“道”的惩罚。“道”、自然、规律有机融合,化而为一,可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