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存在人口较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状况,同时又因为城乡二元化旧体制、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历史遗留问题,以致农村公共服务的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农村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供求矛盾,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健全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严峻的现实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距甚远,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路漫漫。  本文将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作为研究内容,旨在直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旨在完善当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对财政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的内容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和阐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其次系统阐述了公共服务的一般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最后分析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的理论依据,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中财政的一般作用,首先介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了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作用机理。第四部分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存在总量不足、城乡供给不均衡和供需脱节的问题。第五部分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了评价分析。建立了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农村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除西藏外的各个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进行分析与评价。第六部分主要对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的架构提出对策。在结合前文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的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石油资源的战略性和稀缺性,石油企业被赋予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独特使命。我国石油产业国际化较晚,迄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石油大企业受国家政策支持,肩负走出国门,扩大我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经济学和社会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分配不公平会打破人们经济增长、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快